翡翠貔貅怎么分辨公母?
说到“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其实在翡翠的大家庭中也是一样的道理,除了颜色、质地、水头这些方面会让人们去区分它的好坏之外,其实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公母了。 可能很多朋友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选购翡翠的时候常常看到有“公”、“母”、“一对”等这样的字眼出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翡翠还有公母之分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翡翠行业里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外行买形,内行买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外行的眼里去看翡翠的时候通常看到的是外表的形状,而在内行的眼中看翡翠的时候则主要看其种质。然而无论是外形还是种质都是具有可比较性的,所以这样一对比就导致了有些翡翠看上去大小一样但却价格不一样的情况出现了,而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个为公一个为母的关系。
那公母翡翠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从外观看起,一般情况下同一块原石开出的公母翡翠外表形态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同一条裂纹上的两块翡翠,一块作为公翡翠它的侧面形状就会比另一块作为母翡翠的侧面形状更加饱满一些。 除了外观以外,公母翡翠的原石颜色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公翡翠的原石颜色会比较单一,如为素色或者底色偏灰,而母翡翠的原石则是五彩缤纷的,如绿白黄棕紫等颜色都有可能出现。
当然除了上述两点以外,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公翡翠的表面会更加的平滑一些,而母翡翠的表面则会更为凹凸,而且由于风化作用的原因公翡翠表面的裂纹一般会比较少,而母翡翠则有非常多的细碎裂纹。 如果把公母翡翠拿到灯光下去仔细看的话,那么两者的区别会更加明显,通常来说母翡翠的绺裂都会延伸到内部,而公翡翠的绺裂只出现在表面。另外用强光手电筒照射公母翡翠的时候,可以看到公翡翠内部的颜色是通透明亮并且均匀分布的,而母翡翠的颜色则是发散模糊且分布是不均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