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颗粒粗可以带化吗?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种” 种是评价翡翠质地的一个指标,它对应着翡翠结构中的晶粒尺寸。一般情况下我们把3.0mm以下的颗粒称为“细”,把3.0-6.0mm的称为“中”,把6.0以上(个别品种如干青可以除外)的称为“粗”。当然这只是个大致的范围,并不绝对。如下图A货翡翠手镯,内部晶体颗粒较细被称为“糯种”;而图B的紫罗兰翡翠挂件,由于紫色宝石和绿色的翠部分晶体颗粒都较大,所以被形象地称为“豆种”。 其实除了种,色、底、水等都是衡量翡翠质地的重要指标,只不过种是最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一般人所感知和度量的。因此我们在评价或选购翡翠时首先会考虑种,其次才会考虑其他因素。 但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种不是判断翡翠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也不是说种越好价值就越贵。影响一件翡翠饰品的价值还有无数因素,包括颜色、底质、水头、工艺等等,而种仅在这些因素里占有一个很小的比例,有时甚至没有比例。 举个例子,同样都是冰种,有些可能水头短一点价格就便宜一些,而有些可能水头很长价格就昂贵一些;同样的糯种也有价格高低之分,这和“糯”的程度也有关系呢。所以说种不能决定一切,只是影响价值的一部分而已。
其次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做“化” 这个字本身就有融合、改变的意思,所以“化”是指一种融合的过程或者结果,这个结果就是颗粒变得更细腻,更均匀。这个过程就是“化”。 一般来说只有翡翠经过长时间的佩戴或者长久的岁月流逝才能“化”。不过这种“化”是很慢的,非常缓慢,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肉眼难见。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买了极品翡翠饰品却后悔没买够时间而导致“化”得不够明显而抱怨的原因。
其实就算长时间佩戴或者搁置不用,翡翠也会随着时间而变润、变透、变色、变亮......但这并不是“化”,而是物理变化所致,并非化学转变过程。也就是说这些变化并不会让翡翠的分子结构发生多大改变,所以说“化”是非常微小且不易察觉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玉不琢不成器”也适用于翡翠,一块天然翡翠原料,除非经过切磨打形、抛光等工序,是不可能变成一件精美的饰品的。因为自然状态的翡翠表面是不光滑的,有凹凸起伏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为便于雕刻而存在的。
最后我们来说说怎么区分“化”与“没化”的问题 在自然界里没有绝对完全的“化”与绝对不“化”的东西存在,就像没有绝对的黑色和白色一样。所以我们只能寻找一个相对的标准来区分它们,这个标准就是“结构”。 “化”的结构必然是均匀的,因为摩擦力和压力的作用使它必须均匀分布才可能有结晶体存在。如果结构不均匀,那就说明没有“化”,或“化”得不彻底(如图1)。反之则说明已经“化”了(如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