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是怎么变的?

徐离博雅徐离博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本人从事玉石行业十几年,对这个问题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翡翠是玉石之王,晶莹剔透,润泽欲滴。 天然翡翠在形成的时候来自于地下几十公里的地方,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由水溶液结晶而成。

先有水晶,然后旁边有很多矿物质元素慢慢汇集,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宝石。比如紫色(紫罗兰)的绿色(绿水)黄色(金丝玉)等等,这些色彩就是微量元素进入晶架后产生的色心。 而绿色翡翠在生成过程中受到铬离子的影响,使得绿色稳定存在与晶体之中从而形成我们看到的绿色的宝石。 如果没有铬离子,那么绿色不可能存在于翡翠之中。当然这是理论说法,其实翡翠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的吸收各种微量元素,而有些元素是会相互影响的,所以才会出现了各种各样颜色和花纹的翡翠。这也是天然翡翠的魅力所在,每一块都是不一样的。 而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染色翡翠,即经过化学染色处理,改变颜色发白的翡翠。这类染料一般都是弱酸性的,所以只染表皮,里面依然是透明无色。用火烧或者水洗就能彻底清除掉。不过这样的处理破坏了内部的结构,虽然颜色好看了,但是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了。

而B货和C货则是经过强酸浸泡以后,把原有的结构泡散,再填充进人工的胶。这种翡翠由于是人工加工,所以表面光滑,透明度较好。但是由于是填充着胶,所以手感欠佳,没有天然翡翠的温润。而且由于结构被破坏,失去玉石原有的灵性,佩带效果不佳。 B、C货的鉴定比较容易,因为结构已经被破坏了,用灯光一打就可以看到里面的胶体。另外天然翡翠表面有的会有风化纹,这其实是自然裂痕,不影响佩戴。而B、C货表面的纹理则是一种粘糊糊的质感,看起来不自然。

巩恩霏巩恩霏优质答主

翡翠是硬玉岩,是玉中之王,由多种矿物成分组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或岩石)。它与独山玉、和田玉、岫玉、涅玉构成中国的五大玉石。现代珠宝界规定,只有硬玉组成的才称为翡翠,如果有其他任何一种玉石成分参与都不叫翡翠,只能称为玉或玉石。硬玉是一种纤维状矿物体,在一般放大镜(10倍)下呈细小的柱状或针状,若在20——50倍放大镜下观察,为玻璃质的晶体。组成翡翠的矿物种类很多,如辉石类有绿辉石、紫苏辉石、铁角闪石。

角闪石类有钠铬辉石、钠长石、辉石黝帘石、长石黝帘石、紫水晶、电气石、黑云母、云母、绢云母、磷灰石、铬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石墨及少量的绿帘石、阳起石还有石英及气液两相包裹体等。另外还有次生的红宝石、蓝宝石、绿柱石及由硬玉蚀变而成的蛇纹石,还有绿泥石、镁铝榴石(翠丙榴石、铁铝榴石),绿帘石等,这些次生矿物质参与翡翠构成以后,给人们在鉴别上造成很大的困难,尤其对非本行业工作者或初学者影响较大。因为上述次生矿物的存在,使人们在观察翡翠外部特征时,容易发生错觉,而且有些绿柱石与优质翠绿几乎不分。

实际上在各种玉石中,翡翠是比较复杂和比较难于鉴别的,如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是不容易识别的。因此对搞珠宝翡翠的人员(包括经营和消费者)都应了解以下几点:第一、 硬玉纤维交织现象第二、 硬玉纤维的双影第三、 定价是按色调(包括色相、饱和度、色差和色形)和种质(包括质地和透明度)并考虑净度、工艺、重量等因素来综合确定的,其中色调和种质是两大关键因素。第四、 知道影响翡翠透明度及色调的吸收光谱,其中主要是Fe离子和Cr离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