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纸币换人民币最值钱?
1958年,为了扩大国内货币供给、应对严重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100元面值的人民币,俗称“大团结”(因为正面图案是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但发行量过于庞大,导致纸币的信用逐渐下降,到70年代后期只值几毛钱一张。于是人们把旧版钞票拿到银行去兑换,银行用这些贬值的钞票再收购人民生活中的物资供应给居民,这种制度被称为“票证兑换制”。由于物资紧缺,人们经常排队购买,所以又出现了“票证抢购风潮”。 直到1980年,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宣布国家货币供给基本放开,汇率并轨,同时结束了长达32年的“票证兑换制”。
现在人们常常说“钱不是万能的”,而当时的情况却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大团结”就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伟大产物——没有它,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