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民窑瓷器价值多少?
明宪宗朱见深崇尚道教,世称“玄皇”,他曾命宫廷匠师按照道家“玉清金阙”的传说,用黄金和白银做成“内府上供”的牌位。他又在宫中建成一座道观——延禧殿(后来的仁寿殿),亲题殿额,并命人绘制《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图像,作为大殿中的道祖神像。 明代中晚期道教盛行,在嘉靖皇帝推崇道教、炼丹服药的影响下,百姓对于道教器物、服饰十分追捧。一些平民百姓甚至把道教的符箓、印信等物用于生活之中,以图保佑。这种风气也影响了民间的陶瓷手工业者,他们开始将道教的元素引入到陶瓷器物的装饰之中。
由于明宪宗十分喜爱瓷器,因此他在位时对景德镇官窑的支持是非常大的。据载,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太监李广、刘朝去江西监烧御器,“用银四万五千两,解米五万余石”,可见当时景德镇的制瓷业十分兴盛,并且所用的原料和工艺都是极其精良的。
然而到了明朝中期以后,由于明代政府对景德镇的控制力减弱,加之兵燹战乱等因素的影响,江西各地民间炉火不断,形成了与官窑争利的局面,严重冲击了官窑的市场。于是为了维持官方的地位,永乐帝下诏要求民窑所出的瓷器,必须以官窑为标准,不允许超过官窑的质量;嘉靖皇帝为了扶持官窑的发展,甚至亲自过问制作工艺,如他因为觉得官窑器血上的印章不美观,就下令改用阳文篆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横款,一直沿用至今成为鉴定宣德青花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