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衣裳有收藏价值吗?
我国自古就有“礼失而求诸野”的说法,这里的“野”指民间,“礼”指传统礼制,也就是典章制度。从整体上看,民国的服饰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从1912年到1927年,是民国服饰的形成和确立时期。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颁布了《新中国号》之后,人们对于服饰也在进行全新的规划。这个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富有新文艺复兴风格的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工艺达到了空前的高峰。此时,西方文化受到了许多国人的推崇,许多留学生把西洋的礼服带回了中国,并加以修改,例如西装夹克、牛仔裤、衬衫等等。这个时期,男子一般穿长袍马褂或西装,女子仍然穿髻衫、马面裙和袍子。学生一般穿背心、衬衫和裤子。从1927年到1937年为发展时期。十年间,中国先后举行过多次国际会议,西方的礼服开始在国内盛行,同时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职业装。上海等大城市的店铺里出现了欧式服装,款式新颖、做工考究。
从1937年到1945年是衰落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国内官僚资本的盘剥,民族工业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民生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这个时期的女子服饰,虽然依然保留着当时的时代风格,但是已经显出了颓势。到了战争后期,衣料紧缺,人们把破衣服改装,或者把棉布衣服染成灰的颜色。男子服装在1938年日本占领上海之后,也变得凌乱不堪。国民政府的禁运政策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无力与外国品牌竞争。到了抗战后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已经出现了停滞状态。抗战结束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短暂的恢复,但是很快便进入了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
总体来看,由于中国的民族工业无法与国际品牌竞争,所以我国的服饰业无法获得稳定的盈利;加之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大力提倡“艰苦建国”,所以中国的民众无论是生活还是在着装上都非常简朴,失去了两百年来的服饰文化传统。到了七十年代末,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提升,此时民众对于穿着服饰也有了更加细致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被“文化革命”十年打断,“文化革命”结束后,人们的穿着逐渐显示出多样化的趋势。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服饰时尚在中国开始兴起,此时的服饰已经不单纯是御寒的工具和服务于人的生活方式,而是跻身于艺术范畴之中。此时的中国已经有了风格独特、品味高雅的服装品牌,如“雅戈尔”、“红豆”、“杉杉”等等。从整体上看,现在的中国服饰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显薄弱。中国的品牌服
装已经能够走出国门,在与外国品牌同场竞技中,展露出强劲的实力。
从文化的角度看,服装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但它同时也承载了太多太复杂的社会内涵。不同时代对于服装都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和价值观念共同形成了特定的“服装文化”它一方面受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生活价值观制约,另一方面,它也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的民族工业势必会接受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此时,中国的服装行业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仿制,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独创的风格。作为一个普通的群众,我们不能把每一件古代的服装机械地理解成体现服装用料、款式和工艺的先进水平;同时,也不能把古人的衣服想象成奢侈浪费的杰作。我们应该认识到,古人穿的衣服,每一件都有自己的独特含义。正是通过这些形式和意义,古代的衣裳向今天的我们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