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董银链什么工艺?
清代古董银链的工艺流程一般分为5道。
一是将普通银料加锡炼成铸链专用的焊链银,通常加4%-5%的锡,用风箱和坩埚将银熔化,倒入模子压成坯料条;
二是将坯料条放到两根磨盘滚轮之间反复碾轧,压成银丝,并用卡尺量出银丝是否达到所要求的粗细;
三是利用压银机将加工好的银丝一端压成锥形,并对银丝进行加温退火,用锤子敲打,将锥形银丝的尾端打成与银丝同等粗细的叉口,在叉的端头再带上锡,然后用烧铁钳烧红,将叉口焊成环形,再焊上保险扣,拉制成花片,做成活环;
四是将拉好花片的活环挂上银链,以5厘米长为一段,从一端头起以双环作结,然后用铁丝作衬芯,按尺寸要求将银链捻绞成型;
五是对捻好的银链再进行加温,目的是将银链上的斑点溶化,并在水池中浸洗,再拉直、整形,使银链更加美观大方,最后用软绸布擦亮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