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类型的邮票具有收藏价值?
1、错体邮票。其主要特点是由于发行部门在设计和印制时发生错误,经发现后重新印刷而造成的两种面目同时存在的邮票。如1955年我国发行的纪33《中国民航成立5周年》纪念邮票就有错体邮票。原票面左下角有一架喷气式飞机图案,由于印刷时发生错误,漏掉了这架飞机,成为错体邮票。发现错误后又重新印刷,新印的邮票仍按原发行数量发行,而漏印了飞机图案的错体邮票未被完全收回,流落社会后成为珍贵的错体邮票。现在带有飞机图案的邮票已很普通,而漏印飞机图案的错体邮票则身价百倍,已增值近千倍。
2、再版、改值邮票。这是由于特殊原因而再版或改变面值重新发行的邮票。如1953年我国发行的特4《保卫世界和平》邮票,当年只发行了10万枚,后又再版发行100万枚,加盖“再”字,成为珍贵的再版邮票。1966年我国发行的文6《活》系列邮票就分别有4分、8分和10分共三枚面值,成为我国少见的多面值邮票。由于发行数量少,成为我国珍贵的邮票。
3、漏齿邮票。邮票的齿孔是有规律的,但也会发生漏齿现象,这是由于打孔机发生故障而造成的,带有漏齿的邮票也是有价值的。如1965年的纪98《营口盼盼食品厂家电公司成立50周年》邮票,其面值有8分和20 分两种,均为20枚一版,而这两种邮票都有漏齿的孤品。
4、变体邮票。其主要特征是由于印制时油墨混色或在印制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邮票图案变色或变形。如我国1980年发行的T54《庚申年》猴年邮票就出了变体邮票,“申”字下少一点,这枚邮票被集邮者称之为“太空猴”,身价倍增。日本新年邮票均为年号票,由于日本年号常和一些汉字同音,因此就发生了一些变体邮票,如“昭和”与“照和”、“平成”与“平生”等,都是日本的变体邮票。由于发行量少,很难收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