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改完以后还有价值吗?

后昱田后昱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玉做旧无非是想使新玉有收藏价值,更主要的是经济价值,从而达到盈利或转嫁风险的目的。其实古玉做旧是很容易辨认的。古玉历经几千年的变化,它所携带的信息是无法仿制的。仿古玉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其价值和真古玉是无法相比的。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那特有的美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古玉那特有的包浆和岁月留下的沁色、裂纹以及岁月造成的磨损,都是新仿玉所无法模仿的。古玉的收藏在于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欣赏,而不单单是那经济利益的诱惑。

一般仿玉利用旧玉重新加工者极少,因为老玉毕竟不好找。而且老玉的玉质都比较老到,加工困难。一般都是用玉粉甚至用玻璃掺和在水泥模具里压铸而成。其玉质比较干涩,缺乏通透感。用玉粉做的玉器其玉质也较干,缺乏水性。还有用新玉做旧的比较多,这些玉器由于原料较好,做旧后有相当的迷惑性,所以,鉴别起来比较困难。

其实,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一些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过去做旧的古玉较简单易辨,一般是在新玉上刷上茶水、醋酸、桐油然后在锅里煮,有的甚至加糖煮,再放到水里用绳子反复磨擦,这样表面形成较薄的包浆,很不自然。过去做旧的方法简单,所以好鉴别。现在的做旧方法多了,技术也比较高超。但再高明的做旧,也因时代、科技、思想的局限性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些都是可以鉴别的。

有包浆有沁色玉器的真伪如何鉴别方法:

一、有包浆无沁色玉器的辨伪:用眼手仔细观察体会包浆是否自然浑厚。人工包浆多为单色,浮于表面,干涩、呆板,玉色不正、不够自然匀净,有沁色处与周围玉色衔接生硬,界限分明,仿汉代玉色多为灰黄色、褐色、褐色或褐色等,白色不够亮泽,与真品相比相差太远。

二、无包浆有沁色玉器的辨伪:仔细观察有沁色处是否是真的入骨沁色,真的入骨沁色是渗透入内,不能以刀磨去除,色难辨清,较模糊,而且真色不艳、不纯、不一和,而伪色艳、纯、一和,色较明、清,能以人工去除。

三、有包浆有沁色玉器的辨伪:综合上面所述去分析鉴别,要特别留心包浆与沁色是不是同时造成的,因为,真正老玉的包浆和沁色应是同龄的,而一些旧玉染新沁或新玉染旧沁的情况常常有之,这二者是很容易区别出来的,真色入骨、色古朴、自然,伪色不够古意、生硬板滞、色艳、纯、一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