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算是文物瓷器?
文物瓷器一词,通常是指从考古发掘的现场中清理出来的瓷器,也包括从水底即所说的“海底文化层”中打捞上来的古代沉船中所出的瓷器。
这些瓷器,一般是作为历史文物对待的,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以及一定的文化层位。在考古工作中,习惯上把它们称为“出土”和“出水”之器。按照文物保护法,这些瓷器都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文物,属于国家重要财产,不得侵占、破坏。
这些古代瓷器,在田野或水底中“沉睡”了成百上千年,从文化层或被淤泥及海洋中的贝壳、珊瑚等物严重地包裹和覆盖着的沉船中“苏醒”并清理出来后,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病害,需要经过必要的科技处理和修复才能复原。
例如,从水底出水的瓷器,大多经由含有杂质的海水浸蚀,因此瓷器的釉面往往带有锈迹和绿斑,非常难看,而且病害“顽固”,若想彻底去除和根治需要较长时期作专门处理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