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一般要几枚印章?

后芝雪后芝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从古至今,书画作品上盖印,都是随个人喜好而定,没有硬性规定,但通常都会盖2-5方。 2、为什么书画作品的印章会盖多不盖少呢?这和古人的习惯有关,据考证,在宋朝以前,人们喜欢在书画作品上盖多不盖少;而宋朝以后,随着文人墨客的兴起,人们又喜欢把印章的数量控制在一至三枚之间了。至于原因嘛,估计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庸之道呗!不过这倒也给后来者造成了困扰和误解。

3。“章”与“印”是有区别的(虽然现代人的观念已分不清): “章”指官职名称,即各朝廷机构的通称(如“刑部”“户部”等)及官员之称号(如“御史大夫”等等); “印”则多为私人所用。

4、那么古人都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盖什么官衔的“章”呢?一般来说,古代凡是在朝做官的人,不管多大的官,在作品上都只盖一枚“闲章”——即名章或闲章(闲章是指用于表示作者性情的艺术性印章);只有那些做了大官或者做了皇帝的人才会同时盖“名章”加“官衔章”(即“正官章”)的。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幅古画上盖有数枚正官章的话,那绝对是大官乃至皇帝的藏品无疑了。

5.关于篆刻印章: 篆刻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之一,始于春秋秦汉之际,它集书法、雕刻于一身,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先秦时代尚无印章,直到汉末魏初才有印面刻字(篆书)的印章出现。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人们在印面上除镌刻姓名外,有时还加镌“记”或“志”之类的小题款文字以说明用途。这种用单字作印文的篆刻,在当时称之为“纪姓名印”或“志铭印”。东晋王义之首创用刀刻印的方法后,便产生了“刀法”之说。这一时期出现的以印人姓名的篆刻家,主要有三国时的丁礼敬、西晋时的卫铄、南朝梁时的张景远等人。

6.到了隋唐五代时期,印章的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朱白文”两种风格的印文,以及多种形式的边栏,并且开始流行“闲章”,从而大大促进了篆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篆刻艺术家。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有唐代的骆宾王、徐浩和欧阳询;五代时期的杨炎祖、胡瑗、钟隐、周越、李谷、杜牧等人。宋代则是我国篆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7.从历史资料来看,宋徽宗赵佶对篆刻情有独钟,在他执政期间,大力提倡并亲自创作了不少精美的“瘦金体”的印章。他的这些成就直接促进了南宋篆刻艺术的发展。当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杰出篆刻家有蔡襄、米芾、黄庭坚、苏轼、高宗赵构等。他们不仅创造了独特的“三潭印月”边饰和“大篆”印风,而且还将篆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后世篆刻家的楷模。元代是传统中国社会的晚期社会形态。在这一阶段里,由于元朝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致使汉族文化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8明清两代是篆刻艺术蓬勃发展、走向成熟的时代:明清篆刻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流派纷呈、风格各异。明万历年间,何震开创“皖派”,使篆刻由浙派一统天下的局面变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皖派”之后又有程邃、邓石如、罗振玉、赵之谦、吴让之、黄士陵等诸家传承发展;清代末年还有“闽派”、“粤派”与之相应而生……总之,明代是中国篆刻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存在历时二百六十八年之久。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除了前期比较安定外,其他时期都充满了内忧和外患:内有农民起义军不断骚扰破坏,外有西方列强入侵,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大批杰出的篆刻家纷纷涌现了出来。

9:民国时期,篆刻界也出现了许多大家:诸如齐白石、齐白石、黄士陵、来楚生等著名篆刻家,他们的篆刻风格各具特色而又精彩纷呈:或取法自然;或追求简朴,形成了“齐派”、“黄派”与“来派”三大流派。时至今日,无论是学术还是创作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经验教训。

优质答主

这个嘛,看题主是要怎么安排啦! 首先,建议题主先考虑印的位置(落款的位置)和数量问题 然后呢就要想一下内容用什么字比较好,字体的大小,行距的疏密等等的问题 想好这些之后就可以开始找自己喜欢的章,开始盖了哦 如果题主是想把一幅作品好好做成一个礼物的话(比如送给自己的女朋友/老婆)那我推荐你去找一些特别精致的小篆,刻上你的名字、她的名字或者你们之间的浪漫回忆,然后把它们盖上在送出去; 如果题主只是想随便地买几个印章用着玩一玩的,那我推荐你一个便宜实惠的地方去买,那就是淘宝上的“古德白”店铺,里面都是物美价廉的好印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