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袁大头都到哪去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但却很少人愿意相信: 绝大多数的袁大头,从问世那天起,就注定了要失去它本身的物理性存在——被剪切、打孔、打磨……直到变成“袁面”,或者被打碎重新熔铸成其他币材。 作为近现代中国发行量最大、流传最广的银币,袁大头在民间有着广泛的认知度;而且其品种复杂多样,加上袁世凯本人极具戏剧性的传奇人生和称帝失败而卒的经历,更让它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在众多的袁大头中,以1935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铸造厂后所铸的“圆筒版”质量最好、数量最多,加之它的正面图案与民国二十五年(1936)的“船洋”硬币完全相同,因此常被混淆。
但其实,这种版的袁大头在民国时期就有被毁掉的惯例。《上海市银行券发行办法》规定:凡发行纸币,须由财政部选定钞票纸样,呈报中央核准后印制。至于银元、铜元等辅币,虽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与四大家族资本集团共同控制,但本质上是由国家发行的。其中银元的成色、重量都有严格的标准,非普通民可以私自改造的。
抗日战争战爆发前,由于国民党政府连年滥发钞票,造成通货膨胀,民间对银元需求增大。于是,有势力的人趁此机会将大量“袁大头”送往外国轧制,或者磨平头像,把“袁大头”打成“袁元”,再送到外国铸造。 据有关资料统计,当年仅上海一地被磨平的“袁大”就有2000多万元,北京约700万元,天津约800万元,广州约600万元,武汉则达2600万元之多。这些被打磨的“袁大头”大多被运到香港、日本和东南亚等地换取急需的工业原料。
抗战爆发后,因日军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那里有全国最大的哈尔滨造币厂,该厂在抗战前期还负责铸造了“长城币”及各类军用币。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北平行营造币厂(原日寇建立的华北币业株式会社),将其改名为“北平造币厂”并迁往南京。 此后,国民政府的中央造币厂和财政部会计司合署办公,统管全国货币发行。为了挽救法币危机,他们先后于1947年和1648年发行了金元和金币,同时限制银元流通。但为时已晚,随着内战加剧,广大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早已不再把那些面值不实的纸币和含金量低的“金元”放在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