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什么长青?
谢邀 我觉得,在审美上能历久弥新的字才是常青树吧(因为这种美不是某一门派或者某种流派所特有的) 所以我觉得题主的这个问题可以换个问法,就是怎样写出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字来。 我的理解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字首先得是美的、有魅力的,其次要具备一定的风格辨识度以使其区别于其他美的或是有风格的字体;最后当然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而要达到这几项标准,我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基本笔画和结字:这个就不多说了,练好基本笔画是提高书写水平的前提,而好的字形则是美感的基础。个人认为,练习时应把注意力放在单字的结构而非笔法上,即注意单字里各笔的长短、穿插、左右轻重等变化从而使得整字更为美观。例如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之”字就有多种写法;王义芝《圣教序》里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不同的字有不同的书写习惯,比如“之”字、“主”字在草书中通常写得比较宽,但“山”字一般在草书里则多写成“凵”形以便于行笔。因此,如果平时有意识地去总结并记录一些常见的部首(如左偏旁、右偏旁以及独体字等)在不同的作品中的不同写法,并经常加以练习的话,对于掌握其结构是很有好处的。
2.章法:章法可大致分为单字与行间的章法和行间的章法,这里只聊一下行间的章法。行书和草书由于字与字之间相互牵连,因此需要注意字距与行距的变化以免整个字看起来太过拥挤或太空旷;另外,字与字之间的连贯也要注意不要牵得太紧或太松,否则也会给人造成不自然的观感。至于如何安排行间的章法,我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想法......还请各路大神不吝赐教!
3.笔墨纸砚:墨和纸这两样对书法的影响自不必说。对于毛笔,个人感觉其最重要的功能还是在于便于运笔,至于粗细、尖圆方扁,都只能算是其锦上添花之处了吧(个人意见,勿拍)。不过如果是要临摹古帖,那最好还是要用古法制的纸和墨了~~
4.独特风格:这个不好说啊~ 一般来说,大家公认的书家都是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的,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宗师的原因也往往就在于他们的风格已经超越了一门或数门的流派,从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美学符号。而这种独特的审美,既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也为后辈们提出了更高的追求目标——那就是创造出属于自己又不同于他人的美学。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目前也没有特别成熟的看法,但我始终相信,只要能在平时的练习中注重细节的把握,并养成多看、多思考的良好习惯,那么终有一天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
5.附加元素:印章、题款等这些看似多余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哦~ 尤其是题款,它不但可以起到分隔正文和落款间空间的作用,还能使整个作品看上去更为协调完整。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拙见,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