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芯书法家?
“某某家”的称谓,是现代才流行起来的。其实古代文人很少有自称某家的,除非是自嘲,因为“家”这个字在古人看来是不可以随便称量的。 比如,韩愈说自己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家;柳宗元说自己的《永州八记》是“古今独步”的家;苏轼说自己和弟弟苏辙是“老苏”“小苏”的家……只有这样的自诩,才是值得肯定与尊敬的。 但是如果你自称“某家”,那就说明你在自己的领域已经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
所以你看,古代的文学家很少以家自称,但有很多自贬的家。 同样道理,书法家很少自称“某某家”的,但如果自称了,就说明此人已经在书法方面没有更多追求、没有更高目标了。 “某某体”的说法也是如此,这是当代一些人的一种自我称呼方式而已——当然我也很喜欢这样称呼自己——但我绝不会这么自称给其他人听的。为什么?因为这有自嘲的意思在里面啊!我自称这个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没什么大理想、很随和很好相处的;但你让王羲之来说这话,那意思就变了。 所以这跟王铎说的“我的字不如董其昌,所以我写的是王董体”是一个道理,都是在玩一个自嘲的游戏罢了。
至于题主提到的这些所谓“名家”们是不是真的只是玩玩而已,那我就不知道了。 我个人觉得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谦虚的人,他们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因此也就很难接受别人夸他好。而有一些人则恰恰相反,他自己可能水平真的很一般,但他却很喜欢听人夸他好。对于前者来说,他可能会用各种方法来否定别人的夸奖,而对于后者来说,他会直接承认这种夸奖(而且脸不红气不喘)——“呵呵,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啦……” ——这就是所谓的“谦虚”与“虚伪”的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