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铭书法家?

何镇阳何镇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碑学”兴起于清代中叶,由当时书坛的书法审美风尚所决定(清初尚法、顺康雍乾时期以董其昌为宗)。 康熙皇帝酷爱董其昌的书法,并大力提倡,使“馆阁体”盛行一时;乾隆帝更是将董书的结体用笔奉为圭臬,致使“书家众矣,而称善者惟董”。 清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人们开始厌倦一味追求形似和装饰性的艺术形式,转而崇尚质朴自然的风格。

这时,一种以追求古朴雄强之美的书体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美学而取代之前的“帖学”地位——这就是所谓的"碑学"。 “碑学”的兴起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大变革,它打破了中国书法长期以来的传统,给中国书法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从清代到近代的许多著名书家都是“碑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诸如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张裕钊等,这些人在中国书法史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当代,一些学者和书家在研究古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他们主张把古代的“碑帖之争”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和分析,从而得出更客观的评价结论。同时他们也指出了当今市场上流通的一些伪“碑帖”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由现代某些人用古人的笔迹仿制而成的,缺乏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既要看到它的积极的一面,也要注意避免盲目地追随潮流而造成不良后果。总之,这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谭继望谭继望优质答主

我是学建筑设计的,不是学书法的。 但是,对于你的这个提问,我觉可以分享一些看法。 先引用一句《书谱》里关于“书”的话: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动静有矣;动静有矣,形质具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书创作之初来自于自然界,自然界中本来就有阳、阴两种属性,所以才有了运动和静止) 所以,我认为,字就是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笔画,另一个是结构。 如果用自然来解释字的构成,那么我觉得,这两个要素分别代表了树干的粗细和树木的形状了。 从这一点上讲,颜真卿的字,细而长,属于树干很粗的那种,但是它的结体却是比较松散的那种,这种字形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挺拔的感觉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