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缅甸翡翠好?
“为什么缅甸翡翠好”这个问题问得有点莫名其妙! 就像是在问“为什么耐克好”“为什么奥迪好”一样,完全没有意义。 好与不好没有绝对的标准。 对于喜欢运动鞋的人来说,Nike也许是最好的;但对于健身教练来说,Nike可能就不太适合了。对于开奔驰的人来说,梅赛德斯-奔驰可能是最好的;但如果是开路虎的人,也许就会觉得另一些品牌更好。 “好”总是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但是,在评价翡翠的时候,“好”却是有客观标准可以循的。 这个客观标准就是——种水色工瑕俱全且佳者,为妙玉。 所谓种水,指的是翡翠的质地和透明度。 质地上,把翡翠分成玻璃地、冰地、油地、糯地等多个档次。 以通透澄澈如玻璃者为最佳;质地细腻,结构致密的,其次;质地粗糙,颗粒感明显的再次之。
而颜色,则是以明艳亮丽的为好;过于灰暗的,价值就偏低。 绿,要浓阳俏丽;红,要正浓醇;黄,要明媚;紫,要娇艳;黑白,则要分明透亮。 工,是指翡翠的加工雕刻工艺是否精湛。 有些天然形成的翡翠原石,其形状并不适合雕琢成型。这时就需要人工进行切割、雕刻、抛光等工序,才能成为可供佩戴的成品。
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水平。如果操作者经验丰富、技艺精湛,就能很好地保留原料的自然形态,让翡翠原本的颜色和质地得到充分的展示;反之,经验欠缺的操作者就容易破坏料子的天然风貌,让珍贵的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蒙尘。所以好的工也是翡翠优秀的重要保障之一。
最后谈到瑕疵。无论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处理,有瑕疵的石头必然不如完美无瑕的石头。 但在这里我们需要区分开来,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有些瑕疵是天然的,有些却是人为的。 在评估一件翡翠的价值时,我们既要看其是否有天然纹理或结构,同时还要看这些纹理或结构是否在后期被人刻意保留下来。 如果天然纹理或结构在被利用的同时又被故意保留了下来,那么这个瑕疵就不是缺陷而是亮点了。比如,一块翡翠原石的皮壳上有风化纹且被保留下来,其价值反而可能会因此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