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福豆有哪些形状?
在说翡翠豆子造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关于“豆”的民俗文化知识,这样能更好的理解翡翠豆子的文化含义和造型来源。 古时人们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赋予它神性的光芒,用来祭祀祖先或者保佑家人平安。其中“豆”就是其中之一。 在古人眼里,豆是一种很有灵性而且神秘的植物。《礼记·檀弓下》中记载了如此描述豆子:“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季秋吉祭,以介眉寿”。意思是秋天树木所有的果实都成熟了,其中就包括豆。古人把结有豆实的树枝砍下来,做成琴瑟等乐器。
《论语·卫灵公》中也有记载“乐正崇四夷之乐,乃奏黄钟之以和伯懿(伯夷)之舞”其中的“黄钟”就是用黄色的竹子制作而成,而黄色在古代是最尊贵的颜色,只有皇帝能用。古代有五音:宫商角徵羽,其中黄钟对应的正是宫音,是五音之主。 除了用作祭祀外,古人的饮食中也少不了豆的存在。周代时就有“八珍”之称,其中第二样就是“醢(hǎi)”,就是把豆腐剁成肉末酱的味道。后来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用大豆做豆腐的方法。现在我们所知的第一道菜“豆腐炖鱼”可能就是由“醢”演变而来。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家饮食也开始影响汉地民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禅菜”,这种以豆类为主食材的做法就源自于印度。比如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记录了制作“禅茶”的过程:“取好黄豆,冷水浸鼓胀,磨为汁,滤去渣,煎成糊状,取淀粉入锅中,慢火熬成膏,加糖调服。”这种“禅菜”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直到今天广东的茶点中还常有此类食物。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形态外,还有一种“福禄豆”,形状和现在的福豆差不多,只不过两端开口的地方不是圆形的,而是水滴型,寓意福气连绵。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翠玉福禄豆”的造型应该了解得差不多了吧!那接下来就该看看它的工艺细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