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纹多的翡翠价值?
翡翠的色带,在行业里被称为“色线”或“色根”。 这些色线的颜色有深、浅之分,形状有粗、细之别;有的分散而多,如“福禄寿”中的红色、绿色,也就是常说的三彩翡翠;而有的则聚拢成一条,称为“双色根”或“一色根”,例如“福禄寿中“红、绿”两根线条就是一色根。 无论是双色根还是一色根,行话中都称其为“翠丝”。这是评价一块翡翠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我们要了解影响“翠丝”的因素有哪些。 “翠丝”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因素,即内外因素与人为因素。
先来说内因,主要指翡翠本身形成的因素,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颜色。 首先是矿物成分,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翡翠都产自于缅甸,这里的翡翠原料基本都是由硬玉晶体集合体组成的,俗称“干青种”(行内把除玻璃种以外的所有高档翡翠统称“干青种”)。
其次是结构构造,决定翡翠“翠丝”的主要是翡翠内部的纤维交织结构,一些特殊的结构比如冰种、玻璃种的柱状晶粒结构虽然内部也是纤维交织,但并不能形成“翠丝”。 最后讲颜色,我们知道影响颜色的最主要元素是黑色素,所以黑色和深色调(浓艳、暗郁)的颜色一般不能形成“翠丝”。 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那就是翡翠的透明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头。
一般情况下,“翠丝”都是出现在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翡翠件中,如果一件冰种的首饰不存在“翠丝”的话,那么这件首饰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因为在冰种甚至玻璃种翡翠中,由于透度高,色彩饱和度一般都比较低,很难出现“翠丝”。
再来讲讲外因,这主要是指翡翠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两种。 在自然界中,温度、PH值等因素都会对翡翠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高温会使翡翠产生颜色上的变化,当温度高于365摄氏度时,翡翠的颜色就会开始变淡;而当温度达到400摄氏度左右时,大部分翡翠的颜色就会褪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日光浴中暴晒翡翠饰品的原因。 而PH值对于翡翠的影响主要是酸性和碱性物质对表面腐蚀作用产生的。
当然除了上述两方面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影响“翠丝”的形成,比如在形成过程中外来矿物质的侵入、岩浆的流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