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多久可以盘出包浆?
要盘出翡翠的“包浆”,其实和盘核桃一样,是个“伪命题”! 所谓“包浆”,是指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作用形成的透明油脂光泽,它实际上是物质在空气、水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的结果。
而玉器中的“包浆”,则是指在器物表面附着的一层极薄的矿物膜。这层薄薄的矿物膜是由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等物质经风干后形成的,因此也称之为“风化膜”。 有人把新购买的玉器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后取出,再将其放置在粗糙的布上轻轻磨擦,这样做不仅可以去掉雕刻时的蜡质保护层,还可以让玉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物保护层(即“包浆”)。 不过,这种人工制造的“包浆”,与大自然界的“包浆”进程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以古玉为例,其表面的“包浆”是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中受到雨水冲淋、紫外线照射以及土壤中所含化学物质刺激作用下产生的。 也就是说,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古玉自生成之日起就开始形成自己的“包浆”了——那层氧化膜会逐渐增厚。同时,“包浆”中的油脂成分会慢慢渗出,形成光泽。
除了空气和水,土壤是影响玉石“包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土地中含有钾、钠、钙、锰等元素,它们经过化学作用进入玉石的表面,能够对其产生一定的抛光效果。如果接触土壤的时间足够长,部分玉石甚至能够被泥土埋没,从而形成独特的“包浆”,这也是判断一块玉的“年龄”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