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翎管有收藏价值吗?
首先,从历史角度看。明代官员的朝冠上,除了插羽扇以外,还有一种用翠鸟羽毛制成的饰物,名曰“翡翠翎”。据载,明朝的公侯,在朝冠上可以插三根尾羽,一品官可以插两根,二品官一根;而明朝的文官,则在乌纱帽上插一枝翡翠翎。 后来清朝继承了明制,同样在官服、顶戴上有翡翠翎。不过清代的“翡累丝”,不是用纯天然的翡翠制成,而是用一种红蓝宝石染成的红色或者蓝色的人工宝石来充任。
其次,从考古发现看。近年来一些考古发掘中,也多次出现唐朝以来的“翡累丝”文物。如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懿宗李漼(921年-930年在位)的首饰盒中,就有两枝镶嵌金的“翡累丝”簪子;四川都江堰市普照寺内,还保存着一根唐代的“翡累丝”棒,长度甚至达到了76厘米!可见这种装饰品在唐代妇女中的盛行。 当然,最著名的“翡累丝”文物,还是1987年辽宁喀左县孙家湾出土的乾隆帝御佩——用绿玉髓经手工雕琢而成的“翠玉螳螂”。这件文物目前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
从民间收藏来看。尽管现在的年轻人对“翡累丝”已经很陌生,但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翡累丝”还是相当流行的首饰品种。尤其是一些家境良好的女生,喜欢用各种材质的“翡累丝”饰品。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老年人家里收藏着“翡累丝”手镯、簪子等,甚至有的人家还有全套的“翡累丝”穿戴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