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错票有哪些?

宇文呈莉宇文呈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J17《牡丹》特种邮票(1964) 志号:J17,图序:甲种版票,发行日期:1964年10月2日,发行量:538.4万枚。 这套邮票是首次使用“牡丹”题材的邮票,也是第一次出现“牡丹”二字。因设计者误将“国花”栏印在了背面图案上,致使部分邮票被涂改为无背胶平邮邮票出售,造成世界上第一枚错邮。由于当时没有记录销废邮票的数据,因此无法得知究竟有多少邮票遭到涂抹。

2、T46《庚申年》特种邮票(1980) 志号:T46,图序:丙种版票,发行日期:1980年2月15日,发行量:477.5万枚。 这套邮票是新中国第二套生肖邮票,也是第一套采用雕刻版印刷的彩色生肖邮票。由于印制错误,使一部分邮票颜色相反。

3、T69《鲁迅》纪念邮票(1981) 志号:T69,图序:乙种版式二,发行日期:1981年12月28日,发行量:250万套。 这套邮票以鲁迅小说《药》为背景,描绘了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用“人血馒头”来治病救人的伟大情景。在设计中,由于字体的处理失误,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的“政府”错刊为“人民”。

4、T76M《长城》普通邮资明信片(1982) 志号:T76M,图序/图型:全套四枚,发行日期:1982年12月2日,发行量:31万件。 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资明信片。由于设计人员疏忽,将“恭贺新禧”的四字误排成五行,致使其成为了一件罕见的“错版票”。

元花华元花华优质答主

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都是经过严格审定而正式发行的,但有些邮票在发行时还是出现了错票,中国邮政发现后马上纠正,收回已经发行的错票,所以错票存世量少,收藏价值相对较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邮票错票有哪些。

1955年发行的特47《女民兵》,因文字线条粗糙,图案模糊,被集邮界称为“粗线条”错票。

1958年发行的特40《儿童》齿孔打错,错位2.5毫米,齿孔不在白边上而打在图案上,邮局回收了大部分,存世不多,品相完整的错体票价值已达200元。

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猴票是邮票收藏史上的一枚著名邮票,当年发行的庚申猴大齿票是齿孔扩大至“11.5度”而形成的错票,被全部收回,仅有极少量漏收流出,其珍罕程度已远超过小字猴票,2010年一枚8克的金币加20枚大齿票庚申猴,市场价已达10万元。

1983年的普12长江三峡邮票,横连票的“万县”被错印成“万州”,其市场价格比普通版高50%。

1984年发行的普13-2“中国儿童活动中心成立五周年”纪念邮票,在印制试印样票时,票面左上端出现两条横线,该错票在印制时即被及时发现收回,仅有极少量流出。1992年上半年,一枚加盖了首发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首发纪念邮戳的四方连错体票以8800元的价格成交。

1987年发行的J129《敦煌壁画》小型张变体票,此张变体票比正常票颜色淡一些,变体在印制的正常张上产生了,但未被及时发现收回,仅少量流出。2008年4月18日-19日的北京华尊专场拍卖会上,一枚盖销品的敦煌壁画变体小版张以450元成交。

1991年发行的T160《宫灯》第四枚宫灯中的流苏处应为桃形,但错为梅花形,被称为桃形宫灯错票,此枚错票发行量少,存世量也不足发行量的10%,非常少见,所以价值是正常票的10-15倍。

1998年发行的1998-4《九八抗洪 勇敢战斗 灾区人民重返家园》赈灾邮票,全套3枚,其中2-3“勇敢战斗”的票面暗记被印制在票面上,被人称为无记版,比正常票贵30%。

1999年发行的1999-18《澳门回归》中,第4枚“中银大厦”中的“M.ONT.”被错印为“M.ONTE.”,被称为澳门回归错字票,比正常票贵25%—30%。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