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分如何分类?

尚修志尚修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国画按技法可分为:工笔和写意; 按题材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还有按表现形式的,如:壁画,手卷,册页,条屏…(这个知道也不常用) 最常用的还是工笔和写意。

1、工笔画,又称“细笔画”,是用毛笔、颜料、宣纸等工具材料,以线造型,描绘物象的轮廓结构和神态,以形似著称。有勾线填色、渲染烘托、重彩淡彩之分。

2、写意画是运用水墨或水彩等在纸绢上的挥洒泼墨,以意境著称。讲究布局,笔墨,色彩协调统一。有粗笔、细笔之分。 从艺术风格上,还可分为:

3、“师法自然”——即“师法造化”,多指山水画。在野外实地写生,观察客观的自然环境,通过脑补加工,回到室内创作。追求“真山实景”,“如临境之感”。力求线条挺秀,笔墨工整。这种风格至今仍在延用。

4、“不拘泥于实物”——即“不拘形像”多指花鸟虫鱼画。在自然界中捕捉飞鸟走兽的变化,以动显生,以神拟人。不强调光影明暗,结构透视,只求生动自然。其笔法比较灵活多变,墨法也比较丰富,颜色更是大胆采用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浓重鲜艳。这种风格直到现在仍大有市场。

5、“继承传统”——即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多指人物画。它要求画家充分地表达感情,反映时代精神。画风可粗犷豪放,也可细腻严谨。笔墨技巧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可细致逼真,亦可粗犷夸张。色彩鲜明艳丽,沉稳内敛,亦能浓重鲜艳。

鄂桂容鄂桂容优质答主

1、根据中国画的主题思想分类

(1)人物画: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题材,可分为道释人物,仕女,历史故事,文人雅士,民间风俗,肖像等。人物画,我国古代又称“人象”,是中国最古老的画科之一。先秦两汉常采用画像砖、画像石的工艺形式,后世逐步发展为独立的卷轴画形式。人物画描绘人们的社会活动、生活情景、历史故事、风土人情等,主要表现人物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点。

(2)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描绘主体,包括山川、河流等。隋唐时正式开始独立构图,五代、北宋时臻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山水画以自然界的山川景物为描绘对象。通过描绘山川之壮美,抒发人之思想情感。表现形式包括水墨、青绿、浅绛、泼墨、泼彩等。

(3)花鸟画:描绘花鸟鱼虫的生活习性、环境等,通过描绘自然生物传达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花鸟画描绘一切动植物,如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畜兽等。表现形式包括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传统观念中,因家禽家畜为人类司役,野兽常与人类抗争,虫是害苗的祸首,而鸟类常展翅高空,不受大地的拘束,所以有“花鸟”而不说“花兽”“花虫”之说。

2、根据中国画载体的横向尺寸大小分类

(1)手卷,又称“手卷”、“长卷”、“横卷”,横卷长而窄。手卷可以卷起来,用以陈设案头或置于书几上玩赏。手卷一般有“天头”、“前隔水”、“拖尾”,多用“惊燕”、“串”以联结纸张。由于手卷横长,绘画构图常分为数段,有“三段式”、“分景式”等方式。手卷因可供摩挲观赏,画作精工严谨,引首和拖尾还常有名家题跋。

(2)条幅,又称“立轴”、“挂轴”、“竖幅”,立轴竖长。条幅多为整幅纸张,也有以两纸三纸拼接。条幅因可供悬挂,取景取势皆以庄严宏丽为主,画作精致,款字多在左下、右下或上端空白处。

3、根据造型手法即笔法运用的繁简程度分类

中国画由于笔法运用的繁简程度造成了不同的风格,形成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写意画又有大写意、小写意之分,还有兼工带写类。

(1)工笔指的是细致精密的画法。在创作时,无论使用工笔或写意的技法,中国画家都必须以精确的白描手法打底,之后方能落墨着色。工笔画所使用的颜料多为植物性或矿物性的固体颜料,故而须用淘洗过的蛤粉打底勾勒敷色,用胶矾汁调和。因为工笔画颜料的颗粒微细色浓,所以在描绘时必须多上几遍才能成画。由于颜色十分浓厚,水分不易渗透,而是在表面渐渐干涸,因此可以施加皴擦点擢,使画面产生种种肌理效果,色彩也格外明亮。工笔画造型精确,神态细腻,色彩艳丽,装饰性强。但比起写意画,工笔画显得刻板缺乏生机,并不易使画面产生笔墨淋漓的效果。

(2)写意画是指用较简练的笔墨表现物象的形神,主张神似。它多在生纸上完成,使用的是易于渗化的胶染液体颜料。为了使色彩在纸上发生渗化效果,以便在半干半湿的颜料上进行勾勒点掇,施加笔墨,形成生动活泼明快的气韵,在着色前不能施胶矾汁。水墨小品、花鸟写意、山水长卷、鞍马等等,大都用这种技法。写意画用笔简练,意在象外,风格清新活泼,富有生气。但如果使用不当,也容易流于率意粗疏,并且无法达到色彩浓丽明亮的效果。

(3)大写意画用酣畅淋漓的泼墨或用带有泼墨意味的笔法描绘物象,大笔纵横扫,气势飞动,墨彩飞扬,如夜鹰、泼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