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虎到底谁最好?

陈勇桦陈勇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西园雅集图”(部分),明代,张宏绘制 老虎作为百兽之王、“林中大将军”深受民众喜爱。每逢年节时期,各式各样的虎画便充斥市场。 除了民间绘画里的虎像,我国还有许多传统题材的虎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要数“虎啸山林”、“三阳开泰”和“西园雅集”了。 “虎啸山林”表现的是老子骑虎、孙大圣骑虎以及玄豹、青牛等动物的形象; “三阳开泰”描绘的是“三羊开泰”或是“三阳开光”之意,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如《燕京岁时记》中载:“凡羊者,皆谓之‘阳’,取其‘阳气’萌生,行端表正。”这一题材的画中常有“三阳开泰”文字标记; 而“西园雅集”则来源于东坡梦虎的传说,表现了东坡、米芾等人在“西园”聚会、玩斗草的乐趣。 在历史上,文人墨客们与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北宋时,苏汉臣绘有《百子迎春图》,清代梁清标有咏虎诗:“苏文忠公赐春堂上,曾教点画回纹。多少文人学士,争夸雅号称尊。岂独玉堂才子,还因金屋佳人。只恐东风吹散,夜来和梦相逢。”

从明代开始,许多画家都曾经以虎为主题创作过优秀的作品。 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画虎四大家。他们分别是明代的崔子忠、清代的沈韶、近代的胡佩衡和溥松窗。 这四大家的虎作各有风格特点:崔子忠笔势奔放、沈韶雄健俊秀、胡佩衡严谨细致、溥松窗清雅秀丽……正是这“各有干秋”的创作特点,才成就了虎画在今天的不俗地位。 不过要说最难画的动物,除了老虎恐怕没有第二种动物能够胜过它了。这是因为老虎的五官十分清晰且特征明显,加上长长的尾毛,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变得“傻、粗、甜、媚”。 要画出好的老虎,就必须深入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并掌握一定的表现手法才行。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这些“虎中名作”。

崔子忠是明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以人物画像最为有名,但同时也擅长画虎——他的作品中不乏表现老幼虎、病残虎、孕虎等状态各异的虎图。 例如这幅《虎啸山河图》(又名《山君啸啸图》)就很好地突出了老虎威风凛凛的气派。 图中老虎自顾自地趴在石头上休憩,却仍不时有昂首、伸腰、抖落身上的毛发等动态显现出来,显得意态骄悍。 而这一幅《双虎图》则是表现了一对情投意合的小老虎在玩耍的情境。 虽然两只小老虎的体态相差甚远,但却相互依赖、嬉戏玩闹,显得融洽而有趣。

除了描绘单只的老虎之外,崔子忠也会画一群的情景。比如这幅《三羊开泰图》就是由一只大羊带着两只小羊觅食的场景构成。 整个画面动静皆宜,充满了勃勃生机。

如果说崔子忠是在用笔墨“说话”,那么沈韶就是在用色彩“唱歌”——他笔下的老虎,艳丽的色调、繁复的细节把人们带到了另一个多彩的童话世界。 在这幅《双虎图》中,两只虎一雌一雄分别卧于画面的左侧和右侧,中间则以石块隔开,这样既丰富了层次又避免了拥挤或空白太多所带来的单调感。 在细节的处理上,作者不仅用细致的笔法描绘了虎毛上的花纹,而且还将树叶的脉络、山石的结构一一显露出来,让人看得真切。

尽管沈韶最擅长画工笔画,但他的写意之作同样是韵味十足!比如这幅《猛虎下山图》,画面中的老虎仿佛即将离山寻食去,山间的草木都被它惊起,左右摇晃,而它那刚劲锋利的爪印更是深深地刻进了巨石之中。

只有好脾气才能拥有好生活 胡佩衡是近现代有名的书画家,他与齐白石、徐悲鸿齐名,被称为“北平三杰”。 他的虎画主要继承了“南崔北沈”的风格,用笔严谨细致却又飘逸洒脱,整体效果潇洒灵动而又遒劲有力。 下面这幅《双虎图》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性格。 画面中两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山虎占据了整个画面的大半部分,它们并肩而立,前足抬腿,似乎正在为争夺什么而跃跃欲试。

而在另一幅《雪景双虎图》中,大雪覆盖着群山,两只老虎相互依偎着睡着了,远处隐约可见火光。这幅作品意境深远,堪称胡佩衡的代表之作。 除了上述三位之外,清末民初的画家溥松窗也是画虎能手。他的作品线条圆润流畅而又挥洒自如,配色淡雅明快,尤其善用朱砂和石黄,因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杜骏宙杜骏宙优质答主

中国自古以来画家以画虎而称著的不多,近现代比较出名的有徐悲鸿、溥松窗、胡爽庵、高冠华、黄夙斌、刘继卣、张善孖、张大千兄弟等,以及当代的冯大中、贾浩义、邵一鸣、冯杰等画家。

1、张善孖张大千兄弟

张氏兄弟,张善孖、张大千。他们两兄弟都是四川内江人,是一对孪生兄弟,画虎技艺高超,有“虎痴”之称。

张善孖擅长工笔虎,粗犷写意,注重写实。张善孖画的虎非常逼真,甚至可以说是照老虎的样子临摹了下来,他的写实画风,奠定了他在近代画坛的地位。他与画家张大千皆以画虎出名,并称“虎痴”。

张善孖一生爱虎、护虎、画虎、赞虎,在中国现代画坛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现代第一虎王”。他笔下的猛虎雄健威猛、野性十足,尤其是其工笔重彩,将虎的皮毛、骨骼、肌肉及神情变化描绘的细致入微,惟妙惟肖,达到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的境地。

张大千在1922年时,在《民立报》上发表了《虎痴张贞期先生传》,文中记述其兄张善孖自幼好画虎,后又在上海西郊买了几只真虎饲养,朝夕相对,悉心观察,潜心探讨,逐渐摸透了虎的习性,掌握了活虎的形态动态,并且多次到南京紫金山打猎,多次猎得活虎,饲养于青城山的友人家中,日夕观摩写生,这样经过20多年的刻苦磨练,逐渐达到了“尽得虎之真态,遂名满天下”的境地,被人们称为“虎痴”。

张善孖在三十岁时曾游览南京的紫金山,听朋友说到山中有猛虎,便向友人提出要一试身手,于是,手持猎枪,骑上白马,带着一名仆从,去猎取猛虎。当行至一片丛莽地带,张善孖正要下马时,突然从山后跃出一只斑斓大虎,直扑张善孖的白马,张拔枪相向,一枪击中虎背,老虎负伤而逃。张善孖策马紧追,又是一枪击中老虎,老虎回头怒吼,张大千吓得抱住张善孖。张善孖拔出腰刀从马上跃下,老虎奋力一跳,正好横卧在张善孖的怀里,张善孖一刀刺中虎腰,仆从一棍猛击虎头。从此张善孖得了个“张老虎”的绰号。因此,张善孖笔下的虎的确具有独特的威猛、活脱的神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大千亦是张善孖的“虎师”,张大千的工笔虎亦颇得张善孖的真传,而且画风亦颇为相似。但是张大千对虎的观察并不像张善孖那么仔细,所以,在老虎形态、皮毛的表现上就难以与张善孖相媲美。

张大千工笔及写意兼擅,在画虎技法上既有张善孖的画风,又有自己独特的表现特点。张大千笔下的老虎在形象及皮毛的描绘上略显呆板、粗糙。在用笔上显得轻快、秀润、潇洒,具有一定的装饰趣味。与张善孖严谨、精细的用笔形成对比,笔调轻快,水墨酣畅,设色妩媚,别有一番格调。如果说张善孖的虎笔调粗犷、写实,注重写心遣意的话,那么张大千的虎就是工写兼备,严谨中见潇洒、妩媚。

与张善孖相比,张大千的成名并不是因为画虎,而是山水、人物、花卉。张大千笔下的虎多在山水间,山石、草木、流泉为背景,画风清雅,与张善孖厚重、粗壮的风格形成对照。

2、刘继卣

刘继卣,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动物派国画大师、连环画家。他画的百兽,精妙传神。画虎更是人所共知。其笔下的百兽百态,无一雷同。被称之为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史上画百兽的又一高峰。因此被冠以“当代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