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原石瞒?
“瞒”是行业术语,原指翡翠玉石交易中故意隐瞒瑕疵或质量不好的现象,也指没有经过充分浸湿加工的翡翠原料。 现在的“瞒”有新的含义,特指在毛料交易中,买卖双方事先对玉料的品质情况已经知晓、认可的情况下,由卖方故意隐瞒或夸大品质而进行的交易行为。这种行为违背了商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应当受到谴责和打击。
当然,作为行内语言,“瞒”也有其特殊的含义——通常是指无绺不遮花(没裂纹不雕花纹)的意思。一块毛料上有明显的裂纹,雕刻师傅肯定要避开它,即使费工费时也要把它遮掩。反之,如果一块毛料很完美,自然就要显现出来。所以“瞒”字实际上也暗示着翡翠商品的特殊属性——“天然性”和“不可控制性和可修饰性”。
天然性是说翡翠是自然界生成的,是不可控的;但自然生成就意味着不完美——一定有缺陷,这些缺陷有可能是裂痕,也有可能是杂质、颜色分布不合理等等。因为是不可以控制的,所以这些天然性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 可修饰性说的是尽管这些瑕疵是不能消除的,但是可以通过雕琢来掩饰,或者说把瑕疵尽可能地遮掩起来,也就是所谓的“锦上添花”“因势利导”“去丑存美”。
对于工匠来说,好的材料是要靠巧工来显示它的价值的。对于买家来说,好的材料也应该由优秀的工匠加以充分利用,才不失为一件完美的作品。无论是“因势利导”还是“去丑存美”都是合理且值得提倡的。 不过,应该明确一点:这些瑕疵本身并不是坏事,也没有影响到该件商品的寿命及使用功能,只是破坏了外观,影响了美观罢了。
就像一个人身上有疤痕一样,既然无损健康,又不影响美观,也没什么大不了,完全可以接受。但如果故意捏造事实,诬陷好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