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砂款茶壶是什么时候?

诸葛瑾瑜诸葛瑾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宜兴紫砂壶”这个称呼可能更准确,这里边的“宜兴”“壶”和“茶”都有讲究: “宜”字好理解,指宜兴所在地(今江苏省宜兴市); 那“兴”是什么意思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兴盛、兴旺的意思,如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手工业的繁荣就体现在宜兴紫砂壶上;另一种说法是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宜兴紫砂陶器开始使用印章来标识制作人和烧制场地,这个印章一般被刻成“兴”字的样式;我们现在判断一把紫砂壶的制作年代,根据的就是这个“兴”字样的印章。

“壶”指的是壶形,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茶壶。过去没有茶壶的概念,所有的煮茶汤的工具都可以叫壶。从明代中晚期开始,各地民间逐渐普及用壶泡茶的新风俗,并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如何才算好的紫砂壶呢?这应该取决于饮茶者自身对茶与茶艺的理解,以及在品茗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审美倾向。但凡是能历经历史的淘洗而留存下来的器具,必定有其自身的价值,紫砂壶也是如此。

总结起来有两个方面需要考量:一是合理的设计;二是恰当的工艺。所谓合理的设汁就是考虑人体工学和茶具的使用功能,毕竟是用来喝茶而不是当雕塑观赏的嘛!合适的尺寸、适宜的重量、方便的操作等等都是合理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而恰当工艺则指的是用料得当、烧制合格等,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制作紫砂壶的全部流程,而作为外行人更难以判断哪些是名师之作,哪些是平庸之辈的作品。如果遇上以假乱真或者以次充好的情况,我们也没有太好的方法去验证,所以购买时还是尽量到信誉良好的茶馆或者店铺去买吧。

全威全威优质答主

据传,紫砂款壶的创始人,为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年间(1795~1861年)宜兴归径人杨彭年(号“彭年”)。杨氏是紫砂款壶“第一把交椅”,其款制“曼生十八式”为一代绝响,可谓名扬四海,饮誉中外。

杨彭年有一妹,名叫杨凤年(号“凤年”),亦善款壶,时人以兄妹款壶精巧绝伦,堪称“人间珠玉”,故有“姐(妹) Francesco Pepe 男(弟)”之誉。

杨彭年去世后,曾为陈鸿寿(字曼生)作壶的朱石耕、邵二泉、邓奎(字阿迟)、吉之庆、蒋德林、裴永珍等,也有为汪鸿范、汤滋雨等人作壶的,他们各擅其技,均为款壶能手。时人将杨彭年、朱石耕、吉之庆、邓奎并称为“四大款师”。其中,邓奎尤工隶书,其款字沉稳持重,刀法老练,为“四大款师”之冠。

从款制史的角度看,邓奎应有“款壶宗师”之称。然而,可惜的是,后来除裴永珍继承并发展了款壶技艺外,其他人则不闻不问了,更未发现有“传人”。

裴永珍所做款壶,从工艺水平看,不仅继承了前辈人的传统手法,而且,还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尤其对壶内空间的处理,更是匠心独具,别开生面,与同时期其他款壶名手之作相比,高出一筹,堪称一代宗师、技艺精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