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伐的书法家有哪些?
书法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改革和演变,不同时期的风格各有千秋。在汉代以前,中国书法以隶书为主;自汉朝开始,汉字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形态——楷书;到了唐朝时期,中国书法迎来了“黄金时代”,出现了以“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等人为代表的“四大书法家”;宋朝时期,“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成为当时最杰出的书法家;明清两朝,书法家多以“帖派为主”——主要是董其昌与王铎;清末民初的时候,又出现了一批新的书法家——“海上三丁”(丁辅之、丁辅之、丁敬)及“北山东印丁”(齐白石、邓尔雅、丁济万);现代以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其中较有名的是“当代草书五家”:于右任(陕西人氏)、林散之(江苏南京人氏)、沙孟海(浙江海宁人氏)、启功(北京旗人后裔)和陈大羽(江苏泰州人氏)。 这些人的作品各具特色,但都以不同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所以无论喜欢哪种风格的书法作品都值得收藏。
一、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再到金文(也叫“大篆”)再到小篆以及后来流行起来的隶书和今草(或称“章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1. 象形造字法:古人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而创造出来的抽象符号就是所谓"象形文字"了。比如“日”就是一个圆环里面加一个点表示太阳;“月”是弯弯月牙儿;"山"则像一座大山等等吧!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是很强的哦~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象形字就不一一列举了。2. 会意造字:这种造字方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如“明”由日月组成的,表明这个字是太阳升起时才会看到的景象;又比如“雨”是由水滴汇集到一起形成的自然景象等等…3. 借形造字:这种方法就是将一个或几个简单的笔画变形后再重新组合在一起来构成一个新字的字形结构,类似于英文里的词缀用法。4. 音转造字法:这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某字符的一种写法叫"同音换字"。5. 以声托意造字:这方法是用同一个发音来传达不同的意义内容,使这两个或更多字词形成一组双关语,或者是一句话中蕴含两种以上含义的情况就叫"双关语"(也有叫做"叠韵词")。6.
二、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汉字书写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在古代社会里人们主要使用毛笔进行创作,因此也形成了许多风格迥异的字体,如“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而到了近现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人们在创作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了硬笔(钢笔)和电脑等进行打字,这使得传统汉字失去了原有的一些特点。同时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且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使得大多数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练习毛笔字了。于是现代汉语的书写就越来越简化,以至于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懂得如何去欣赏中国传统书法之美了。三.古今中外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书圣”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东晋著名书法家兼政治家。他一生著有《兰亭集序》《十七帖》《黄庭经》《乐毅论》等多部经典之作被后人称为“书圣”! 王羲之的作品多为行楷体。他的行书代表作有《快雪时晴帖》《二谢书》《奉橘帖》等;他的楷书代表作有《黄庭经》《姨女帖》《丧乱帖》《兰亭序》等;(注:关于“快雪时晴帖”的故事大家可以自行查阅资料了解) 《丧乱帖》 王献之(公元344-387年):东晋书法家同时也是王羲之之子。他的作品主要特点是行草相融、飘逸洒脱而又凝重有力堪称“草圣”! 四.中国的五大名碑 中国古代书法碑刻众多,其中不乏一些精品之作。下面为您带来中国“五大名碑”:《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这五块碑石均为东汉时期所立,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独到的风格与特色值得每位爱好书法的朋友细细品味一番呢! 五.历史上的“兰亭集会”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很多次“兰亭集会”事件:第一次是在王羲之去世两年后(即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东晋大书法家谢灵运在浙江省绍兴县兰亭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文人雅集活动并留下了千古名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六.唐代四大家的代表作 初唐时期涌现出了很多知名的书法家他们共同开创了“颜筋柳骨”的时代,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精美绝伦的作品。“颜筋柳骨”这四个字很好地概括了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颜筋”:指的就是颜真卿的作品;“柳骨":指的是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一,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唐代书法家之一。他与颜真卿被称为“颜筋柳骨"的代表人物之二! 二,颜真卿(公元709~784年):世称”颜鲁公“”颜太师‘’是唐代中期重要的书法家之一! 他擅长行、草书尤以楷、行著称于世与赵孟頫并称“颜赵"。 三,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唐代四大书法家之首。
七.宋代四大名家及其代表作品 北宋时期的书法家大多属于“尚意”一派,这一派主张从自己的性情出发去书写,而不拘泥于古法而是更关注于自我的抒发和表现。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