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金银币有作假的吗?
最近入了全品60周年1公斤银,看到有个视频说背面有做旧的痕迹,现在很慌!是不是真的啊?要是真我可亏大了……
答主也入了一块同批次的150克银卷,目前看来没问题。但是答主在贴吧里看到有人发图,称拿手指甲刮硬币表面能刮出灰来(原话不记得了),并称这种工艺常见于老银元造假上 ╮( ̄▽ ̄)╭ 大意就是这种新币也有可能作假的意思呗。于是答主也学那楼主刮了自己刚买的50元面值银卷,确实能刮下灰来,虽然很小很少…但是……还是有点担心。。。
于是答主又上网搜了一下,发现很多文章和帖子都提到一个说法 “99%的纯银会氧化” 所以,答主现在完全混乱了,到底是真还是假呀……T﹏T
近几年,在古玩市场里常常能见到一种新仿的金银币,特别是1盎司彩金币,制作者大多选用镀银的铜板再加彩色照片印在上面,然后四周加上字圈,用环氧树脂浇注好后,套上仿制的透明有机玻璃盒,再用仿造的纸盒封装,从外面看几乎和真币盒一样。
假金银币的鉴别:
1、观察其色泽和包浆
真品银币经过百年沧桑,年代留下的包浆很自然地渗入到银币的细微结构中,光泽暗淡柔和,自然天成。而伪造者为了仿出老银币那种旧旧的感觉,往往用强碱强酸侵泡新银币,伪造老银币的包浆,使其表面呈现出深暗的包浆,但这样的包浆偏黑,做作,缺乏层次感,不自然。
2、看工艺,听声音
银币的铸造工艺和现代硬币不同,早期银币都是通过铁模精压而成,而不是现在的机铸工艺,所以银币上的齿纹大多有轻微的毛糙感,且声音清淳。而伪币由于大多用机铸,且无法买来老银币的原模,仿制者大多使用放大复印的模具或利用老银币打模制造,所以伪造银币的齿纹光滑,没有立体感,其声音要么沉闷,要么刺耳。
3、称重量,验成分
一些特别珍贵的古钱币由于存世量非常稀少而被造假者仿制,比如民国“袁大头”银币存世量极大,仿制的很少,而一版币中壹仟圆“牧马”由于存世量极少而成为赝品的高发区。对于这样的赝品,我们可以用称重和测成色的方法来辨别,袁大头银币的重量都是固定的7钱2(旧制衡,相当于现代计量的37.31克),而一版币中的“牧马”真币是含银量为88%的银铜合币,可以利用现代测金属成分的仪器轻松辨别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