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标志的邮票是什么?
“邮”字左边的“郵”,繁体寫作「郵」;右邊是“車”字,構成“郵車”二字。 《漢書·藝文志》有言:「外為郵驛傳送,內爲宫觀設備。」又因為古人常把信件放在馬上送出,所以有「駿馬馳郵」「驛馬馳詔」之語。
至於“旅”的意思,則是出外旅行或居住。《說文解字》:“旅,客也。從彳、盧聲。”“彳”表行義,如“踟蹰”(chí chú)、“彷彿”(fǎng fú);“盧”指露天的堂屋,亦代表居住之所。故“旅”有旅居、旅途之義。
而由“旅”及“遊”,古文中多有互訓。所以,“遊”字本義就是步行于天下,到處參觀訪問、學習觀光。《釋名·釋宮室》云:“室,實也,可實積物也。”
在房子裡面,可以實際地堆积起來的东西,除了錢幣和書籍之外,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裝潢物件——畫幅、碑帖、錦繡等等。這些東西要拿到外面去展覽,或者和別人互換交流,就得靠媒體介紹了。因此“郵”和“旅”合起來的意思,就表示用傳遞公文的辦法,給旅館發出住宿預訂信息,同時告知目的地(旅館),請其準備好房屋,接待來賓。 這個過程的結果,最終就反映在了今天的旅行社業務上——受旅客之託,代買各種旅館房間,並收取服務費。
不過這只是中國旅業發展的历史沿革之一。在古代,旅館的供應並不專屬於遊客人員。它們也承擔著官員出差的住所責任,甚至還兼顧着寄送信件的功能。直到今天,我在某些場所登記入住的過程中,都還能見到“旅館業務”這類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