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寓意是什么?

付馨妍付馨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人民”二字的由来,出自《晋书·宣帝纪论》:“民之承丰年之乐,无厌甘美;昭平世之化,乐不极盘。” 东汉大儒郑玄为《周礼》作注时认为:“民,犹人也。”所以这里的“民”也就是“人”的意思了。 所以,把“民”和“币”合在一起,“人民”就是“人民的钱”(这个钱指货币)的意思。 将上面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老百姓享受着丰年的快乐,对食物没有饱足之感;处于太平盛世,大家乐而不荒。简言之:国泰民安、物阜民康。 这八个字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也是印制钞票时所寄予的美好愿望! 当然,钞票上印着这些字只是表达了印刷者美好的愿望而已,至于社会是否真的如此和谐美丽,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比如,在北宋初年,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对契丹战败后获取的赔款,当时财政支出主要是用于军队开支,因此尽管国家财政收入可观,但百姓的生活依旧比较清苦——毕竟军费占了很大的比重。

但随着北宋“与辽国和平共处”(岁贡银绢换来了和平,但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以及“方田均税法”的实施(虽然增加了政府收入,但却引发了地方官贪赃枉法),宋朝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南宋时期,尽管战乱频繁,但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的富裕之地。

到了元代,因为实行了“钞制”(以钞为本位,禁止白银流通)的政策,于是纸币“中统钞”“至元钞”等开始广泛流通,这一措施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纸币发行量的增加,其信用危机也开始暴露出来,到后来甚至出现了“钱荒”——即有现金存款的人群大量减少,人们更愿意持有纸币而不愿意用纸币去兑换金银,原因是纸币贬值过快。

总之,尽管纸币“人民”的含义是在不断变化的,但从古代至今它都是象征着国家信用,代表着全社会共同债权的体现。

司敬欣司敬欣优质答主

100元,10元,1元,1角,1分…1分是1元的1百分之1,1分是10元的1万分之1,1分是100元的1百万分之1。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小数点决定着他们之间的差距。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数就会扩大10倍。向左移动一位,数就会缩小为1/10。小数点具有无穷的力量,它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数都会随之变化。我们把分移动到元的位置上,数字扩大100倍。把元移动到分的位置上,1元就缩小为1百分之1。元和分它们之间有无穷的差距。然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1分钱的作用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在生活中真的可以忽略不计吗?我们的工资是由很多个1分积累起来的。我们的财富是由很多个1分积累起来的。一分钱的作用不大,但很多个1分积累起来作用就不小了。所以,分可以积少成多。

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1分,也离不开100元。1分和100元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