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印超了多少?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中国目前外汇储备31520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197.8万亿元。其中流通中的现金(M0)余额为8.6744万亿元。 所以,按照197.8万亿/8.6744=2288.6亿美元,我国广义货币供给已经超过了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比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之和还要多。
如果考虑到国内金融机构在外汇储备中大约有1万多亿美元的对外资产,以及一些没有被计入外汇储备的跨境资金和未经审计的境外金融资产等情况。可能实际数值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另外,因为汇率制度的原因,我国的M2和国际上其他国家公布的M2并不属于同一个计量口径。所以也没有办法直接比较。 但即便考虑了这些因素,我国M2规模已经是世界之首,远超第2名美国。从这一点来看,“钱袋子”之争其实并没有那么激烈。 现在人们讨论的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在讨论这个“钱袋子”之争,也就是以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信用基础资产的问题。
在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下,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想成为国际结算/信用基础资产有两个途径可以实现:一个是国际贸易/投资的顺差,另一个是资本项目的顺差。 改革开放近40年,我们通过外贸赚了大量的美元,然后又通过各种方式把赚到的美元花出去,从而在贸易项下累计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但与此同时,我们为了支持出口,又不得不进口大量外国商品,从而导致在非贸易项目下(主要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出现了逆差,外国人用我们的钞票买了我们的东西。
所以本质上来说,我国外汇储备之所以能积累这么多,是因为我们在贸易项目下赚了很多“应该属于”我们自己的钱。但我们没有把这些钱“花”在国民福利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而是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变成了现在这样一只“看不见的手”,即通过资本项目下购买他国债券,间接投资他国民生和企业。 这显然不是一种理想的情况,也不是一种能够长期持续的情况。
首先,别人卖给我们东西,我们用外币买过来,这是别人赚的钱,相当于我们把钱“送给”了他们;其次,别人拿着我们的钱去买他的国债,这实际上还是他用我们的钱去补贴了他的国民。
总之,这种“送钱”给别人的方式不可能长久。我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钱袋子”问题,就必须得在贸易项下赚到更多的钱或者让利润归了我们自己。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