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外销瓷器价值多少?
楼上的朋友已经说了很多,我再说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清代的外销瓷分为官窑与民窑器,官窑器又称“洋彩”或“珐琅彩”,以光绪朝为多;而民窑器则无固定烧造时间,自明代万历皇帝开始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均有生产。 其次,所谓“外销”并不单纯指外国(主要是欧洲)进入中国采购的瓷品,也包括中国(主要是广东)向外输出陶瓷制品,如18世纪法国奥塞博物馆收藏的一块印着法文标注的出口瓷板就表明此器物原属香港粤海行(Tsui-haipo)所有。
另外,这里所说的“价格”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通过贸易方式流出境外的瓷品(洋庄),也包括在本土市场上出售的瓷品(土货),还包括被国外收藏家高价购买的瓷品以及国内收藏家花巨资购买的瓷品等等,所以很难用一个数值来衡量。 不过,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人们研究清代外销瓷的价格往往是以英帝东印度公司驻北京代表菲尼迪尔(F. W. Neill)于1795年撰写的《关于北京某商行(粤海行)的调查报告》为依据,这篇被收录在牛津大学博德林图书馆内的长一点的文章中提及: “这些(粤海行)商号经营的商品价格如下:瓷片每担售价20镑,碗每打售价35先令,碟每打售价15先令6便士,盘每打售价15先令,其他器皿按同类制品定价的2/3销售……如果(洋人)希望在店里买到更精美的物品,他们必须到广州本身去购买,因为好的东西都是运往那里的。” 据此,我们大致可以知道清代外销瓷土货(在国内销售的)和洋庄(出口的)的一般价格,但这些数据只是基于英帝东印度公司在华贸易的中转站——广州的行情,至于那些直接向中国出口的西方国家,或是从中国走私出国的欧洲人和美国人所付的费用,由于我们无法获得相应的资料,就只能凭想象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外销瓷的“目标市场”是在国外,但它们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瓷器,因为在制作过程当中所需的原料(如高岭土)和加工工具(如瓷土粉碎机)全是中国的。这些瓷器虽然在风格上受到西方人的喜爱,但在制作工艺方面却完全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