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不是价钱还是有价值?
对,这就是个价值问题。 但问的是消费而不是投资,因此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改为“买(吃、用)不起贵的东西是什么感受” 首先,明确一点,对于任何东西来说,价格高和性价比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省吃俭用攒够了钱,但花200块钱买个包包觉得太贵了而放弃,另一个人一个月薪3000的人花了600块吃一顿海鲜自助感到心疼不已,这两个人说的性价比其实都是没比较的。 因为对于这两个例子中的后一个对象来说,600块的自助虽然贵,却依旧可以吃回本;而对于第一个对象来说,200的包虽然不贵,却依旧不是能负担得起的奢侈品。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个“担不负担得起”上。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负担不起奢侈品(即无性价比的物品)。所以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买不起名牌”的时候,其实这句话里已经包含了答案——“因为对我而言,它们不值这个价”。 这很悲哀吗?其实也不尽然。毕竟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并不是为了“性价比”而存在的。
比如艺术品:我买一幅齐白石的画,200万,可能在我认识的很多人看来就是天价,不过对齐白石的作品来说,这个价格确实是不高的;但是对于齐白石本身,这个价格就有些昂贵了。但是齐白石的作品确实有这个价值。 又比如情感体验:我请我女朋友吃一顿海底捞,500块,对于一个吃顿普通火锅的人来说太贵了,但是对我来说,和女友共同经历的一切都是无价且值得的。
回到最初的原点,什么是价值呢?在我看来,无非是我愿意为一个物品支付多少钱,而这个“我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正是这个东西的价值所在。 而这个价格,对我来说是贵的还是便宜的了?则取决于我是否负担得起。 我负担得起,我就拥有它全部的价值;我负担不起,我只拥有它对我而言有价值的部分。 价格高低和是否值得购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