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有邮戳有价值吗?
“邮戳”,一般只指邮政部门在日常业务中盖在邮件、包裹单的戳记。它具有严格的时效性——只有当邮车发出时或在收报人领取邮件时加盖在报文上,才能起到证明作用;如果没有这些时间条件,即便真是“邮戳”,也不是“邮政日戳”(以下称“邮戳”)了。当然,这些“邮戳”的价值,取决于信件或包裹的内容及其发行年代,以及是否加盖了纪念、特别等印章。 除了这种日常使用的“邮戳”之外,还有日戳类、纪念类、特种类等非日常使用的“邮戳”,它们的价值也不尽相同。
1. 日戳类 “邮戳”按其使用时间可分为“普通邮戳”“挂号邮戳”“回音邮戳”和“电子编码邮戳”等。 这几种不同的“邮戳”,虽然使用的纸张、颜料、工艺等稍有差别,但都属于日常使用的信纸封发的“邮戳”。它们以发行日为时间标识,在同一天发行的“邮戳”,我们可称其为“同日邮戳”。 “同日邮戳”的价值,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发行的数量;二是发行量的大小;三是使用情况,也就是使用率的高低。一般来说,使用率越高,“同日邮戳”的价值也越高,反之则越低。比如,我国2013年发行的《癸巳新春》特种邮票,加印了50万套,由于使用率高,目前全品种新票市价在4元左右;而同年发行的《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仅印制了670万套,目前全套新票市价仅有2元多。
2. 纪念类 这类“邮戳”包括贺年卡片上的红色“邮戳”、节日期间的“庆祝”专章“邮戳”、纪念邮筒上的标记及各种纪念封上的文字符号等等,它们的发行时间往往带有明显的纪念意义。只要掌握了这类“邮戳”的具体发行资料,就不难估价。
3. 特种类 “邮戳”还可分为普通邮戳与特种邮戳两种,主要区别在于所盖邮件的用途上。其中,普通邮戳适用于各类通信业务,特种邮戳仅某些具体业务使用。特种邮戳又细分很多种类,例如明信片的“邮戳”有“邮筒”,信笺的“邮戳”有“邮筒”和“发报”等,不同名称的“邮戳”对应于当时的实际应用而发行,十分直观。同样,不同形状的“邮戳”也有相应的特定含义。比如,实心圆点形的“邮戳”表示此件已经投递;两个实心圆点相连而成的“邮戳”,表示此件已妥投并验明正身;三角形“邮戳”意为“此件已被收回”等等。这些具体形态的“邮戳”,只要多留留意,都是可以找到相应的档案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