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白话字典有收藏价值吗?
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书,质量都是非常好的,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很“环保”,纸张和油墨都很好,字大,字体也规范,很适合作古书。 我收了不少,但只是上海滩几个著名的出版社的,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这些书的装帧风格是有一定区别的,可以根据封面、版式设计、用纸等加以区分。 比如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分为“初编”“续编”“三编”;再如世界书局的“百科小丛书”和中华书局的“大学丛书”,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至于你说的白话字典,我收了一本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的《最新高级新字典》(第6次版的),很厚的一个本子,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非常有价值了。 民国时期的图书,因为战乱的原因,出现过几次盗版的高潮,所以有很多“盗版本”。辨别盗版本的方法现在已经很难掌握了,但我还是愿意与大家分享:看版页里的文字是否有错漏(包括标点符号),错漏太多就是盗版;看正文的版式设计是否与开头和结尾一致,不一致就是盗版;看出版者的名称是否在中间页面出现又消失,出现又消失就是盗版……总之,要看很多细节。 不过,如果你买的是有名的出版社的书,一般不会出现盗版的问题。
我个人非常喜欢买旧书,特别是线装古籍和民国书。通过买书,我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自己专门研究的需要,一般不会去买全新的书。如果一本书我翻看得多了,会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就会把它好好珍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