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紫矿盆子芬款是谁?

景宸景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根据已有的资料来看, 「民國」是清末民初的建置名稱,其時期的確是有可能鑄造銅元及銀元的; 而且從形制上看,這個錢幣應該是漢文樣式的,而非西方貨币; 而清晚期為了籌集軍費、補充庫存銀,也曾鑄過少數鑄文為漢字的銀幣。我覺得這枚錢幣可能是當時各省自鑄的鉑金或紅銅質地的貨幣,但不是朝廷規模性發行的。所以沒有紀年、沒有局印(或曰「鑄地」)是很正常的。

而「芳蘭齋」似乎不是一個官辦的造幣廠,因此「芬」字非官印。而「芳兰齋」是否是一個商號則不得而知了。 其次,就我所知,晚清與民國之交,山西、河南、四川等地都產過紫礦。以河南羅山縣為例,1907年至1928年的《羅山縣誌》中記載,该县產紫礦,曾設窯燒成磚,賣給當地縣政府作築城材料使用。而據說用紫鑛煉製而成的鐵藥,用於軍火工業,銷路很廣。

至於陝西,據說延安府附近也出產紫礦。而民國時期,西北各地都有私人開採礦產供應市場。 最後,就這件器物本身而言,我不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錢幣。因為錢幣是貨幣,具有商品属性;而這個東西上面沒有標價,而且嚴格來說也不是一個規範的圓形。而且看其形制,更像是用以裝飾用的「擺設錢」。不過既然有「銀元」二字,應該是用銀製成的,價值比銅錢要高一些吧。

另外,我看這東西像是用黃銅熔化後壓铸而成,表面刻花,再經行伍之人的打磨抛光處理,因此表面看起來像銀的,其實只是反射光的效果而已。其內部紋理粗糙,應是黃銅本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