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老帽顶是什么材质的?
老帽顶子的最顶级材质当属貂。冬天最怕的就是头上冷,而戴一顶纯貂皮的帽顶子,简直比带帽子还暖和,故有“暖窝子”之称。皇室和王公大臣们戴的“暖窝子”均是整张貂皮制成。大毛(即脑后毛)在脑后绾成锥形顶,用平金龙或织金缀于顶中心。两旁毛披下悬于脑后,形同披发,下部横着一块两寸见方的红缨顶嵌金字花,再往下就是帽墙了。皇帝的帽墙是貂皮的两片鬓角和后部,王公大臣的帽墙是青、蓝缎子。帽墙下面压一圈嵌八宝的黄带子,再往下就是红里黑丝绒的棉帽筒。
除了貂皮,用紫貂毛、灰鼠等毛皮制成的帽顶子也非常珍贵。如一顶紫貂皮“暖窝子”,顶用紫貂大毛一绺制成,下镶红缨,四周镶红牙边,再向下就是黑缎帽墙、黄带子、帽筒了。如一顶灰鼠活皮帽顶子,将整张活灰老鼠皮用缎子包上,制成锥形帽顶,顶上缀一块红缨顶,缀黄丝穗,镶黄牙边,边下是一圈金累丝嵌红、绿宝石的五蝠捧寿图案的圆箍,圆箍下就是紫貂皮的鬓角、后部,作帽墙,下为黄带子、帽筒,十分珍贵。
此外,用海龙、风狸、青狐、黄狐、猞猁狲等珍贵皮毛制成的帽顶子也非常华丽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