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玻璃画有收藏价值吗?
最近在古玩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民国时期的"玻璃画",这种玻璃画不仅工艺独特、画面超凡、内涵高雅,而且在如今已很少见,因而引起了一些收藏家的注意。
玻璃画是绘制在玻璃板上的画,由于玻璃板具有透明性,所以在绘制玻璃画时要求画面景物轮廓分明,表现层次分明,物象立体感强。玻璃画的题材十分广泛,有山水、花鸟、人物,还制作了一些神话传说、典故等题材的,总之多以中国画的文人意匠为主。据了解,玻璃画一般都不大,主要是为了日常观赏,而且画面都是单幅的,没有系列性。
1937年抗战发生后,一批中国艺术家移居香港。其中,叶恭绰、杭淮两先生创办了“正则社”,以卖画为生。由于香港当地没有中国古玩市场,那些艺术家们便利用玻璃板作画,画好后拿到广州的石井岗去烧制。这些陶瓷制品在近40年后(1977年)方才出现,当时一批精品被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收藏家所购得。这批画作现除极少数捐赠外,大部分存于国内各大博物馆。
制作玻璃画的原料产自上海郊区的卢湾,由专门烧制的“玻璃殿”烧成。由于玻璃画易受污染和损坏,当年能够看到真实的玻璃画已非常不易,甚至很多收藏者也不知道玻璃画的材质为玻璃。
1937年,“正则社”在香港创办,许多海派著名书画家如刘海粟、张聿光、谢稚柳、陈佩秋等都为“正则社”提供画稿。其作品以山水画为主,兼人物、花鸟,具有风格新颖、构图大气、笔墨洗炼的特点。这些作品最初是用宣纸作画,后经裱褙大师徐润之建议,将纸画转移到玻璃上,再拓印到瓷板上烧制成画。因玻璃画不易维护和收藏,“正则社”在香港做了10年,也没能培养出固定的客户群。
解放后,正则社迁到北京。1952年,中国政府接管外资办的丽丰公司,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世界知名钟表厂家,其生产和销售由中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兼管。由于正则社在丽丰公司有租借的瓷器工场和机器设备,丽丰厂领导决定让正则社继续使用。当时,不少中国艺术家被正则社精致的瓷器所吸引,并买走后欣赏、收藏。
玻璃画的神秘性不但使之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当时,还增添了几分赏玩娱乐的文化内涵,所以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