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印章值钱吗?
印章为篆刻艺术之结晶,与书法、绘画,雕塑,技艺相结合,融为一体,形成独具风格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清代印坛空前繁荣,流派纷呈,风格独具,流派之多,艺术成就之高,是历代所罕见的。
清代书画家刻印者,首推“四王”、“吴恽”,其中“四王”为画坛领袖,在篆刻方面,王时敏印风疏朗自然,不激不厉;王鉴印风清醇古雅,秀巧有韵;王翠之印风劲挺挺健,古朴苍浑;王原祈印风工巧细腻、平正精雅,对清代篆刻风格和艺术特色都有极大的影响,吴历印风恬静素雅,吴振山水印文苍劲圆润;恽寿平印文劲秀中寓清挺之意,清丽中寓秀劲之气。清代初期“四王吴恽”在印坛上占重要位置,对清代印坛有极大的影响。
西泠八家,以丁敬开其先河,丁敬印风清隽秀挺、生辣奇肆、朴厚自然,对后世印坛影响最大,此后,邓石如、吴熙载、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各以所长,对篆刻艺术贡献卓然。西泠八家,以丁敬印学成就最高,影响最广,邓石如风格超妙,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开拓了崭新的道路。
清代篆刻,以浙派、邓派、皖派为三大流派,浙派以丁敬为开山鼻祖,其弟子陈豫钟、陈鸿寿、葛昌、奚冈、徐天徐等,对浙派的发展、演变和丰富起极大的作用,浙派为清代篆刻艺术影响最大,流派延续最长的篆刻流派。邓派以邓石如为宗师,其弟子吴熙载、陈兆伦、罗聘、徐三庚继承和发展了其风格。皖派由包世臣、邓石如开始,至吴熙载、陈鸿寿,风格和艺术语言上形成完备的篆刻体系。
晚清民国时期,由于碑学的兴起,篆刻家的创作视野得以极大开拓,使篆刻艺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吴昌硕、萧蜕的篆刻雄浑朴茂、醇厚古雅。胡澍的篆刻清刚奇崛、沉雄奔放。赵撝叔、叶为铭、吴石潜的印风清劲飘逸、妍丽典雅。陈师曾、方介堪、丁辅之等印风平实雅净,劲健挺秀。艺坛“南吴北齐”、“南曾北陈”为一代印坛翘楚,同时期的齐白石、黄士陵、赵石、来楚生、王福庵等的艺术成就也卓然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