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哪些医药典籍?

丰鹂丰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初,清政府在太医院设典籍一职,掌修国朝医药书、管理方书等。康熙六年,太医院典籍程文太等对《本草纲目》作增补注释,成《增订注释本草》(又名《补注释本草纲目》或《增镌订正本草备要》),计22卷,不分纲目,内容亦为16部。这部注释本将原《纲目》中部分文字颠倒者加以调整,并将引文中的错字、衍字略作改动。对原书考证之未尽和有疑义者,补充注释。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太医院典籍江瓘将《本草纲目》补充注释,成《本草纲目拾遗》十卷。书中记载本草921种,重点补充了矿物、植物药项下的民间草药和海外药。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至五十七年(1718年),清政府设馆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这部书由陈梦雷初编,蒋廷锡、陈振龙等增订,沈彤等定稿。全书共1500卷,分医典、脉法、伤寒、方论、妇科、儿科等22个部类,收书8万种,文字1900万字。内容丰富,保存了不少佚书,对明末清初的民间本草如《滇南本草》、《本草备要》、《秘传造化的全生指迷方论》等皆大量收录。是书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刻成,雍正八年(1730年)重刊。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三年(1778年),清政府编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编纂人员搜集医书235种,选定253种,存目932种。于医经类收《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60种,方书类收《千金方》、《肘后备急方》、《博济方》等143种,本草类收《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35种,临床各科学类收《难经集注》、《脉经》、《针灸大成》等32种。对已佚的医学书籍选辑部分文献汇刊为《医事类钞》、《医学汇参》、《外科集腋》等5种,对入选和汇刊医书皆作提要。四库全书分藏于京内外七阁,一直秘藏未刊。但四库全书中医学书目及提要部分后来从全书中辑出,成为一部医学书目的综合性著作,即后来流传的《四库全书医家类提要》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学部分。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王士雄(孟英)辑《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一卷,广泛收集我国古代医学文献关于霍乱证治诸法,保存了大量湮没已久的治霍乱良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