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英美术作品创作灵感?
中国画自其发端始,即是以现实主义为其艺术传统。晋顾恺之首开人物画之先河,至南朝张僧繇、陆探微,以至唐代阎立本、吴道子、周昉、张萱等,都是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人们所称道的。五代、宋代是工笔重彩的全盛时期,如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崔白《双喜图》和崔悫《四猎骑图》、王齐翰《勘书图》及诸多无款花卉仕女和肖像画等,也都属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其后文人画兴起,虽为院体画以至工笔重彩的鼎盛带来阴影,但直至清代为止,在我国的主流绘画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末至民国期间,我国的国势日益衰弱,外来思想文化和艺术开始进入,中国工笔重彩的衰颓之势已不可逆转。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的“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引下,工笔重彩才得到复苏,逐渐在新国画方面占据应有的位置。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工笔重彩在造型、线条、设色和构图等方面已获得可喜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繁荣,工笔重彩花鸟和人物也开始振兴。
何家英教授是当代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坛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既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又吸收借鉴外来艺术和现代诸种艺术。其作品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技巧性,以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新颖的创作手法,为工笔人物画的变革与发展注入活力。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当代意识,如《秋恋》、《纺织姑娘》、《冬趣》、《静秋》等,虽不是直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火热场景,却以其特定的情境给人们以强烈的感染。如《静秋》中表现的少女,那迷人的秋景,那恬静的神态,使人仿佛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诗意中去咀嚼生活,体味人生,而《冬趣》中的雪地女孩,那无拘无束的天真烂漫,更使人感到生活的亲切,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特别是《落英》、《朝露》、《春城无处不飞花》等作品,以诗情画意般的现代女性为题材,塑造了具有浪漫气息和优美气质的女性形象,使人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联想中,去领略人性美和大自然的秀美。他的画色彩艳丽明净,造型饱满而又具有坚实的写实功底和浓郁的生活感受。他的白描清丽、严谨、洒脱,设色则在传统重彩的基础上适当吸收了西画的色彩效果,清新、明朗、纯净而又典雅厚重。他的作品在人物造型上,善于通过女性柔美的曲线、光润的肌体和纯真的仪容来抒情言志,寄托理想,表达对人生的感悟,既从中国传统中吸取造型、线条和设色的营养,并将民间艺术、西画以及一些现代艺术的长处化为己用。如《秋恋》、《落英》、《静秋》等作品,就有汉唐壁画人物的稳健造型和晋唐工笔重彩的工细兼用的特长,而《秋恋》、《纺织姑娘》、《朝露》等作品,又吸收了敦煌壁画的敷色之长,在对比设色中讲究色彩的柔和感觉。又如《秋恋》不仅有西画素描般的造型功底,又有西画油画般的色彩关系,《纺织姑娘》中那白帽红围巾少女的形象,似也有毕加索《马拉之死》的影子。
总之,观家英教授的作品,使人不仅领略到他的作品的秀美和清丽,而且还为他在艺术上的博采众长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所折服。家英教授从艺20余年即有多种作品获国家级奖励,且有10余种作品刊行画册和邮票,并为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实为难得。今家英教授有《何家英人物画集》问世,并以书代论参加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不仅表明他学有所成,而且对推动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进一步繁荣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家英教授的同窗学友和同事,乐为之序。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