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银针灸针有收藏价值吗?

贺琳玥贺琳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银质毫针,也称针灸针, 是中医针灸的“主角”。针灸,即针法和灸法的合称,史书中对其有很早记载,《左传》中有“灸灼瀲针”,《孟子・离娄》中有“病非求于针石也”,《汉书・艺文志》中更专有“方技略”,下分“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家,计279卷医书著述。

针法和灸法属于“医经”家所有。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五十二病方》,内有不少针灸方。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将针、灸、药三项治疗方法综合应用。

针灸疗法,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以独特疗效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医疗保健中不可缺的手段,也使针灸用品成为中外收藏者青睐的藏品。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国医史博物馆藏品中,不乏由国内外收藏家捐献的中医文物,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银质毫针。古代的毫针用金、银、铜等质地制作,因银针价格适中,使用颇为普遍,且保存完好,流传较多。

早期的银质毫针,针身光洁,器型细长,针体匀称,平直锋利,一般长7。5~14厘米,直径0.2~0.5毫米。针尖呈三棱状,以便迅速刺入人体经络穴位,疏通经气。

古代医家视银针为生命,精心爱惜,从不乱扔乱放,所以留下来的银针大多存放于精致的木盒或铜质针筒之中,使银针免受外界环境损害而得以很好保存。

1968年,河北医学院在河北石家庄市附近的西汉满城汉墓挖掘出两件银、铜质针盒。银盒为方形,四壁刻有云凤纹饰;针盒内的12枚银针,长短不一,长短与针灸经穴浅深成正比。

近年从海外传回的银质毫针,有的收藏家装在玻璃柜中,十分讲究地展示出来。美国芝加哥艺术博览馆将收藏的银质毫针作为“中医针灸文物精品”,在2000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在该馆举办的“世界传统医学珍品展”中展出了有300多年历史的古代银质毫针50枚,引来许多参观者。

随着中医针灸在世界上的影响日增和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中医传统的银质毫针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医器械厂大量生产的银质毫针,针身光滑,针尖锐利,弧度优美,弹性适度,具有优良针效。

它还被制作成激光针、磁石针、电针等,广泛用于祖国和人类医药卫生事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