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玉比较出名?
荆豪最佳答案
1、新疆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有“软玉之王”之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其特点是油性特别特别好,细腻温润,光泽如油脂般饱满润泽。以白玉为代表,颜色由白渐变至青白色(在透闪石玉中,含微量元素铬和镍元素,从而导致玉的颜色发生变化),质地坚硬,耐磨耐摔,是制作玉器首饰的佳选。
2、俄罗斯碧玉 又称“俄碧”或“秋梨山矿碧”,主要产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秋梨山北坡及附近,是近几年市场上非常热门的玉石之一。由于开采条件艰苦,成本较高,所以市面上优质的俄国碧玉并不多。俄罗斯碧玉的颜色要比新疆碧玉鲜艳一些,通常为绿蓝色、翠绿色和粉绿色等,结构细密,质地坚韧,抛光后呈现出油脂般的质感,极具观赏性和收藏潜力。
3、青海玉石 产自青海省的一个地质地貌单元,属于软玉的一种,因外观与新疆和田玉极为相似,常被误认。它的颜色丰富,除纯白外还有青白、灰白、黄白、奶白等色。但光泽比新疆和田玉更为暗哑,且质地不及新疆和田玉细腻,往往带有一些杂质,因此价格也比新疆和田玉更便宜。
4、岫岩玉 又称为河磨玉,主要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因其色泽独特,材质优良而深受人们喜爱。按色彩分为:白岫岩玉、黄岫岩玉、绿岫岩玉和青花岫岩玉等;按花纹分为:清水底岫岩玉和混沌底岫岩玉;按纹路分为:蚯蚓粗纹、蚯蚓细纹和泥鳅纹岫岩玉等等,品种繁杂多样。不过随着矿藏的资源枯竭,现在的岫岩玉大多来自云南等地,品质差之甚远。
5、独山玉 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是现在我国利用的最古老的玉料之一。主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俗称“南阳玉”或“河南玉”。根据其颜色可分为:绿色独山玉、白色独山玉以及杂色独山玉三个种类;根据其特点可分为:蛇纹石玉、透水石玉、透闪石玉三种,此外还根据纹理不同分为:水草纹、花斑纹、鱼子纹等多种。独山玉质坚致密,韧性强,硬度较大,且色泽鲜明艳丽,花纹图案色调优雅自然,极富层次感。目前主要用来制作高档宝石镶嵌饰品、玉器摆件等。
和田玉产于新疆和田,是中华民族使用最古老、最正宗、最悠久的玉料。从出土的文物鉴定表明,在河南安阳商代殷墟妇好(武王之妻)墓中出土的755件玉器中,全部为和田玉;在浙江余杭良渚文化中出土的7000件玉器也全部为和田玉。“于北京房山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发现,和田玉器的历史距今已有一万两千多年了。”据王春城说,和田玉从商代起,在河南安阳开采了3000多年后,到西周后期趋于枯竭,周王室便在西域和田设置“昆仑园”,专门开采和田玉。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和中原文化区,使原本用玉较为贫乏的北方地区,玉文化突然兴盛了起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今新疆和田设置“精绝古国”,作为开采和田玉的基地,并沿用周代以玉礼器祭祀天地,封禅诸侯,玉玺传国等“礼治”制度,巩固其统治。秦亡,西汉继起,汉王朝在精绝古国基础上设置“西域都护府”,继续开采和田玉以满足中原地区的需求,并开拓了“玉石之路”即丝绸之路,使和田玉源源不断地大批进中原地区和中原文化区。1980年在汉武帝的陵墓--陕西西安茂陵东侧的杨家湾,一次就出土了5000多件和田玉,可见当时和田玉进关之巨,用玉之盛。
和田玉在历朝历代都是国家礼器、帝王将相的印玺、达官显贵的佩饰、文人雅士的玩物和普通百姓辟邪用的饰物。在长达七千多年中,和田玉对中国人的文化性格、道德情操、宗教观念以至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各个方面,都有潜移默化、以玉比德的熏陶和影响,逐渐形成东方独特的玉文化。
翡翠是在清代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康乾盛世”的出现,以及“丝绸之路”的中西贸易,缅甸翡翠开始传入我国,清代后期,特别是光绪年间,我国商人通过英国殖民者开始到缅甸开采翡翠,大量进入我国,使翡翠成为我国的玉种,玉文化从以玉比德的“君子文化”为特征的主体玉文化,开始出现了以色彩艳丽之美为主要特征的客体玉文化,出现了和田玉文化、翡翠玉文化双峰对峙。
蓝田玉产于陕西西安蓝田县,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三大玉文化中心。从蓝田玉出土文物证明,早在8000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使用玉。蓝田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玉种之一,在我国玉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曾有过自己的兴盛时期,后由于“玉石之路”运输进中原的和田玉价廉物美、数量巨大,蓝田玉便失去了它的原有市场而日趋衰落,到北宋宋徽宗年间,由于和田玉的大量进贡,而使蓝田玉绝矿,虽明、清两朝都曾开采修复,但都没有多大起色,1958年以来,蓝田玉虽获得新生,但其质量无法与和田玉比拟,特别是优质翡翠传入后,蓝田玉则相形见绌。
南阳玉也称独山玉,产于河南南阳,新石器时代这里也是使用玉较早的地区,也是我国三大玉文化中心之一。独山玉在殷商时代也有过兴盛时期。因河南安阳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755件玉器,经鉴定全部为和田玉,可见在商代独山玉和和田玉一样受到统治者的青睐。独山玉在西周后期趋于衰落,其主要原因是与蓝田玉一样也受到和田玉冲击。独山玉在明代获得再生活力,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云南被日军封锁,交通断绝,翡翠无法进入国内,独山玉在地方玉中一度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发展时期,但60年代以后又日趋式微。
岫岩玉产于辽宁鞍山岫岩一带,有悠久的开采历史,出土文物表明,在距今8000年以上的兴隆洼文化、7000年以上的凌家滩文化,以及5~7000年的红山文化中,均出土有这种玉制作的玉器。岫岩玉在西周、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