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钧窑一组值多少?
钧窑是宋代五大官窑之一,一直被视为宋代瓷器的代表。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均、汝、官、哥、定窑,其水平代表了我国古代瓷器的最高工艺。在五大名窑中,均窑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着称于世。清代模仿宋代钧窑瓷器始于康熙朝,盛行于雍正、乾隆两朝,晚清仍有烧造,但康熙朝的仿制品烧造水平最高。
清代仿造宋代钧窑瓷器始于康熙时期,一直延续至晚清。由于当时景德镇御窑厂仿古瓷业的蓬勃发展,仿钧釉瓷器烧制技术日趋成熟,并烧制出一批釉色与宋代钧瓷非常接近的器物,这些产品在造型、施釉、胎体等方面与宋钧特点相近。其胎体厚重坚致,致密度高,胎土比宋钧更细密,呈牙白色,釉层肥厚莹润,釉色有玫瑰红、海棠红、胭脂红、茄皮紫、玫瑰紫、天蓝、月白等,以玫瑰紫色为主。
清代钧釉制品,其底部多施釉,一般在器物口沿和底部釉薄处可见火石红,器表纹片密布(较宋钧细小),采用刮釉(或称吹釉),但不够自然。有的在坯体干燥前施釉,致使釉层出现流淌、干裂等效果。其器物造型仿古代青铜器的较多,常见尊、彝、罍、夔凤耳出戟樽、方方壶、长方洗、菊瓣盘、渣斗、纸槌瓶、观音尊、石榴瓶、葫芦瓶、花盆、笔筒、笔洗、水仙盆等。器物底部一般均署本朝年款,款色有红、蓝两种,以红彩款为多见,楷、篆书体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