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房书拨有收藏价值吗?

弘柏嘉弘柏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藏活动的复兴,文房用具的收藏、鉴赏受到收藏界的重视,拍场不断有高价成交的纪录,因此文玩市场日渐活跃,许多厂家和作坊制作仿古文玩以求高价。文玩作伪现象的出现,为文玩收藏活动提高了要求。

文玩制作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制作文玩的材质极为广泛,如铜、铁、锡、银、玛瑙、珊瑚、石、竹、木、象牙、犀角、漆、料器等等,制作工艺也是多种多样,如铸造、镶嵌、鎏金、包金箔、木刻、玉雕、竹刻、石刻、镌刻、剔刻、剔红、剔黑、剔彩、剔犀、髹漆、剔漆等。虽然制作材质和工艺不同,作伪手法也有区别,但仍有其共同规律。鉴别文玩的真伪,大体有如下方法:

一、看包浆和光泽

流传到今天的明清文玩,由于经年累月被文人使用、抚玩,器物表面都有包浆。特别是随身携带或常握于手中之物,因其不断地被人抚摸掌玩,包浆尤显莹润可人。这种包浆渗透到器物肌理内里,使器物呈现出一种迥异于新物的浑厚与沉静的宝光。而伪造者利用各种手段把新物做旧,常见的做旧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器物表面涂一层白矾,再涂上胶蜡,干透后,反复几次,使其表面形成做旧的漆皮。二是用茶水、墨汁煮后做旧,或将器物埋进湿泥里,取出后刮去表层土锈,再涂上蜡或清油。三是仿旧工时要经过打磨,打眼、磨棱角时将碴口掩盖,使伪物变得旧气一些。如旧玉或仿古陈设品,伪者的制作手段是将不好的玉掏空,再用一块玉琢成器物造型部件镶合制成玉器,也有用玉皮子掏膛,呈薄胎制作。四是在仿古制作中有的是制作新的玉件,将玉坯放在石灰箱里烧煮后染色,再在碱水锅里用铁棍击打,用石粉研磨,仿造出土古玉的效果。五是玉件经过埋藏或盘弄,表面留有汗、油浸蚀痕迹,呈色十分复杂,有深绿、枣红、栗黄、棕紫或黄白等色泽,伪者将白玉经化学试剂染色,做出各种颜色,鱼目混珠,迷惑藏者。六是用旧玉仿古玉,旧玉上刻上各种图案或文字,有的在旧玉板玉饰片上减地刻字以仿照汉代的玉刚卯、严卯。旧玉制作的仿古玉和旧玉做成的摆件,虽然制作巧妙,但伪作痕迹毕现,仍掩盖不了其伪物劣货的本质。上述做法,通过认真、仔细辨识与反复比对,伪品可以鉴别出来。

二、辨结构与质地

通过放大镜观察纹路结构,用灯光透射,来辨别材质的真伪。真品紫檀木的纹路纤细、均匀,黄花梨纹路清晰、美观。伪造紫檀木一般用黑色料器来仿伪;伪造黄花梨木,一般用颜色较黄的乌木和榉木等来仿作,通过观察木纹结构、密度、质感,可以鉴别出真伪。

三、看款识与铭文

款识、铭文是文玩的重要部位,尤其是明清文玩款署,较为规范、齐整,或有年款,或有姓名,或有地名,或有堂号、室名、轩名、斋名等。通过款识与铭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一件文玩的制作时间、产地、制作人、使用人、艺术风格及流传过程等情况,这对判断文玩的真伪有很大关系。伪造款识、铭文时有发生,辨识时要掌握款铭的书法特点、章法结构,与款识、铭文原物比对,一般可以鉴别出来。伪造款铭方法有:

1、在真品上凿掉原款、原铭,刻、铸上新字。

2、用挖嵌法伪造款铭,作伪者挖掉真品原款、原铭,嵌入伪造字,填以铜锈或漆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