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寒亭的书法有收藏价值吗?
梅寒亭为清末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梅光迪之父,光绪丁酉(1887年)拔贡。工书法,尤精篆隶。曾为上海南市老太平桥撰书楹联:“一潭水善聚金珠融铸东南财富;百丈虹横飞彩练挽回沪渎波澜”。其书法作品收入张彦生《善本碑帖题跋》一书中。梅寒亭书法融古开今、自成一家,被民国学界盛誉为“国朝巨擘、三原巨子”。
梅寒亭书法从“二王”来,取法魏晋,植根秦汉,行、草、隶、篆诸体皆擅,风格隽逸秀美、气韵高雅旷远,是近代少有的全才书家。著名教育家胡适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高度评价乃父梅寒亭云:“三原梅光斋(寒迪)先生(按,应为‘寒亭’——引者注)亦以文字声闻一时,其子光迪先生专治西洋哲学及文学,亦极有名.”
梅氏父子以文学及书法享誉中国近代学术界,亦是近代重要的碑派书家,《三原文昌宫圣母神碑》是其碑刻作品的代表。张彦生《善本碑帖题跋》卷二录有梅寒亭跋此碑云:“昔郑谷拜扫归,哭先舅氏墓下而作《碑记》一章,有云:‘其为碑也,为表也,为阡也,为铭也,非志孝也,志遗也’,岂不信然!今余拜扫归,哭亡先叔父光昭公墓下,缅怀德业,追思仪型,不觉涕泗之交集,呜呼!是役也,其亦志遗云尔!”足见梅寒亭对此碑是十分珍爱的。
由于种种原因,梅氏书法鲜为世人熟知,流传于世的仅寥若晨星。笔者有缘在近年征集到了这件《隶书八言联》,弥足珍贵,特介绍于下。该联文为:“兰阶瑞霭蔚生和气;石室清风永锡令名。”款署:“少华先生大人正,弟梅寒亭。”下钤朱文方“寒亭”印。此联书于民国元年(1912年),是一幅罕见的佳构,极为珍贵,其珍贵之处有三:
其一,为目前发现的梅氏书法中尺幅最大的一件书迹。此联纸本,纵146.5厘米,横35.5厘米。行书四行,每行八字。此联写得好,写得大。写得好是就其艺术水平之高而言。
其二,是为“近代国学大师”唐文治作。唐文治,字颖侯,号石庵,江苏太仓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904年创办江苏师范学堂,1906年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中学——“吴淞中国公学”。1921年初,升格为东南大学,后又在上海创办圣约翰大学等,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唐文治学识渊博,擅古文,工诗词,长于书画。书法从二王及怀素中来,笔致刚健,自成面目,与康有为、于右任齐名,时有“唐翰林”之美誉。故此联是梅氏书法中不可多得的,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稀罕之作。
梅寒亭的书法,从“二王”来,其行草笔力劲健秀逸,有《十七帖》遗韵。这件八言联为隶书,用笔浑厚劲正,结体严谨,古朴拙趣,意态雍容典雅,有高古峻洁之风,显示了他深湛的功力和超凡的造诣,亦可视作梅氏碑书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