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开佛龛是做什么用的?
佛龛是供奉安置佛像的楼亭式木制家具。佛龛分大、小两种,大的佛龛一般设于禅堂及寺院的正殿里;小的佛龛多悬挂于民居家室的正厅或卧房,有单层式、多层式、一开式、三开式等。佛龛的制作相当考究,多用黄花梨、紫檀、楠木等贵重木材制成,造型别致,工艺精美,是一种十分讲究的家具。其用途专为供奉、安厝佛像或经书而制,平常用物或生活用品等一概不许摆放,更不许小孩随便触摸。
佛教是我国一种主要的宗教,约在公元初传入我国,经历代流传、演变,到清代达到鼎盛。信徒遍及全国城乡,有专门的佛寺、佛堂、佛像、经书等,而且信众们常常在自家坐堂厅设佛龛、佛案,上供佛像、经书等。他们晨昏叩拜,终年不懈,以求得今生、来世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