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第清代以前是怎么?
丽江古城内文化景点众多,且多数对外开放,有保存最完整的纳西古乐、纳西东巴文化、丽江碑林等景观。文林街是丽江纳西古城区内文化景点最密集且保留得比较完好的老街。这里一端是建于明代的丽江文庙,另一端是建于元代的光碧楼,明清时期有武庙、天后宫等。文林街作为丽江古城内文化景观最集中的古街道,其自身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使文林第充满了传统文化的古风遗韵。
丽江文林第是丽江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院落之一,它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文林第是典型的纳西式庭院建筑,由多个四合院组成,前有照壁,后有戏台,房舍宽敞通透,院落布局别致,是纳西族“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建筑方式的典型代表,1934年著名学者顾颉刚、史学家全慰天、美学家朱光潜等曾借住于此,他们一边避暑,一边收集、整理及研究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留下了许多赞美丽江的华章佳作。文林第为砖木结构瓦房,座西朝东,占地两亩有余,天井、厢房、正房依山倾斜。其屋架、屏格、窗棂、门楣、栏干等处雕龙画凤、涂朱镂金,古色古香,典雅别致,院内奇花异草,争芳斗艳,相映成辉。
据文献记载,丽江曾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而成为纳西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文林第在清代以前是丽江“四大家族”族长木大勇的私邸,1941年以后成为当时云南省丽江中学教学和生活区的组成部分。1992年以后,丽江中学迁往城区北郊的新校址,文林第又成了丽江教育界和文化界人士聚集讲学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