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书法家有哪些?
先秦两汉 先秦时期书法,史无明载,已不可考。但秦刻石文字和汉碑隶书是研究秦汉书法的重要资料。 西汉初年有周勃、曹参等篆书家;文帝时有程邈创隶书;宣帝时有朱博善大字;成帝时陈寿造“飞白”书。 王羲之曾师法过卫夫人,学过钟繇的字。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称“二王”,后世尊为书圣之王。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被公认为绝世之作。王献之继承父业,亦为后世所重。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北魏的王珣、王徽之、王珉兄弟与南朝的虞羲、谢灵运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到隋朝,著名书法家有智永和尚、赵文英、董美哲、李伯敬、韩道熙等等。唐末五代,著名书法家有徐浩、柳公权、颜真卿及欧阳询、赵孟頫(fǎn zhuò)、苏轼等的后代。宋代书法家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代表,号称“宋四家”。 元代初期以赵孟頫为首,中期以鲜于枢为首的“元四子”。元代后期的书法家有康里巎巎、赵孟頫之子赵雍,明代书法家有沈度、文征明、祝允明以及董其昌等。清代书法家的代表人物有邓石如、康有为、吴昌硕、赵之谦、于右任等。在当代也有很多的书法家比如:林散之.沙孟海,启功,刘炳森等等。
唐代书法家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出自弘农李氏祖先李峻。盛唐时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面貌,也反映了人民思想情感的变化,对推动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李白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造诣很高的书法家。他擅长草书,笔势豪放洒脱,后人将他和杜甫的诗歌合称为“李杜”。 颜真卿[8](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小名羡门子,洛阳人,唐朝宰相、书法家。开元间中进士,历任尚书左丞,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谥文忠。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首倡“颜真卿”一词,他的行楷端庄庄重,气势雄健,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誉为“颜柳”,同为历代书学的典范。颜真卿在书法方面的建树主要表现在楷书上,尤其是他的“颜筋柳骨”一说,使颜体的地位达到极点。他提倡书学,广收门徒,许多著名书法家都出自他的门下。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闻名,其书法结体遒媚,且精于用笔。他根据汉字的特点,将横画向左下方延伸,竖、撇、点、挑等笔画向下伸展,使得楷书更加严谨匀称,富有立体感。他还注意到了汉字结构上的变化,把上下左右疏密错落、穿插避让作为重要的艺术审美手段来使用,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自然天成、丰润饱满”的艺术风格。他的楷书还有一特点,即笔画细瘦,而且多以侧笔取势,笔力劲健,骨气洞达。这种楷书被称为“柳体”或“柳公权体”,对后世的楷书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苏辙评价说:“公子才高,挥斥八极,落纸云烟,矫若惊龙”,可见其在书法方面具有非凡的天赋。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行书之中。其行书中融入了楷书的笔法和隶书的笔法,字形平正匀称,字体宽博潇洒,点画遒健有力,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洒脱飘逸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江潭野老、鹿门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南宋书法家。擅书画,尤工书法,精通篆、隶、楷、行各体,擅篆、隶书,为“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属“宋四君子”之一。米芾的书体主要以楷书为主。由于早年受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的影响,所以他写得一手好字,特别是他的行书,用笔灵活,结体多变,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美感。
苏轼评其“善书,能自创新意,笔锋剑刃,非昔人所识”。张怀瓘则评价其为“海内第一”。
赵孟频(1254—1322),字子昂,湖州吴兴人。幼聪敏,读书过目即成,为文慷慨有风节。宋亡,归吴兴,隐居吴松山。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諡文懿。世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集》。赵孟频是宋太祖第十一世孙。其祖德裕为金国进士,因避靖康难,从北方南下。其父孟頫为元朝重臣。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他被任命为兵部郎中,第二年改任京兆奉训大夫,户部侍郎兼制置江浙财赋总管府事等职。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拜中奉大夫,礼部尚书。次年迁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
赵孟频自幼学习书法,初学王羲之法,而后广泛涉猎魏晋诸家,取法众家之长,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擅长各种书体,尤其以真、行、隶最为出色。他的行书在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被称为“赵体”而流传于世。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天下第壹行书”。 在绘画领域同样取得很大成就。山水、花卉、竹石皆精;工墨竹、松。传世绘画作品有《秋郊饮马图》等。所作《兰亭十三帖》,为其所临。 代表作:《胆巴碑》、《洛神赋》、《六体千文》、《三门记》、《玄妙观重建文星殿记》等。
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