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书法对联作品?
这是道光十九年(1839),何绍基二十七岁时所写的《灵飞经》册页拓本。 当时他正在京师,应顺天府尹陆应榖之请,为北京城里的灵寿公祠撰写碑记。据史料记载,此公祠就是现在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煤市街上的灵寿堂,原是唐代名相张说及其父张仲义的祠堂,北宋熙宁年间改为祠庙,以供奉其先师颜师古的灵位。后来因祀事废弛,到清代中叶已荡然无存了。 于是,在这一年五月,何绍基亲至灵寿堂察看遗墟,又向当地的士人调查、询问该祠的历史沿革和遗迹遗物的情况;同时,对颜师古这位“博闻强识,才学优赡”的名儒大儒也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遂于八月间完成了《重修灵寿公祠记》一文,并镌刻立于祠内。
为了便于书写,这篇碑文是用大字书写的。何绍基在完成这一文字工作之后,随即挥毫写下了这幅《灵飞经》的小楷对联,作为题赠给陆应榖知府的纪念性礼品。 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这幅对联的手迹原件,就收藏在北京的故纸堆里——这就是1956年北京文物公司从一位旧京收藏家手中收购来的,如今珍藏在国家图书馆古文献部。 对这幅小楷手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它精熟的《灵飞经》体,而忽略了作者用行笔作楷书的技法来写小楷所带来的新意。其实,这种以行书笔法写小楷,乃是何绍基中年以后才逐渐形成的个人风格——当然还谈不上什么“独创”,不过是承传“二王”一路书风的一个方面而已。 但为什么到了晚年他的许多隶书、楷书作品反而写得像行书了呢?这就涉及到他对书法本体的一种探索与追求。
原来,他在中年以后,曾把《兰亭序》当作自己的主要临习对象之一。因为《兰亭序》本身就有“草书之韵”,尤其是其中一些字有类似于章草的字法特点。所以何绍基在研习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王羲之用行笔作草法的技法去改造章草字形的特点。这样他自然就把行书笔法融入到《灵飞经》乃至隶书、楷书的技法之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