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状元书法谁最好?
1.清代首科状元,江南苏州人,原名范念尧,后改名范鸿仙。此人书法造诣极高,且是革命家鲁迅的好友。在鲁迅的日记中多次提到与“范状元”的交流。 2.王荫祥(1876年-1956年)中国近代政治家、书法家、教育家。字晓屏,号澹村先生。天津静海县人。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状元及第,是中国最后一科状元之一。民国十二年(1923)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兼代国务总理,后因政见与曹锟相左去职。195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岁。 王荫祥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织布为业维持生活。自幼学习刻苦勤奋,13岁时进私塾读书,老师发现他记忆力强,过目成诵,遂送他到静海县学堂就读。因家贫,曾两度辍学。20岁时经人介绍在北京崇文门大街一所私塾任教,一学期得银三四十两,除自给外还能资助兄嫂度日。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次年又中进士。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任福建道监察御史,不久调任户部主事。宣统三年(1911年)调吏部,辛亥革命后任北京政府总统府秘书、司法部参事、铨叙局局长等职。 王荫祥一生酷爱书画,尤其擅长书法。他书法师法赵孟頫、董其昌诸家。用笔清秀圆润,飘逸自然;结体严谨秀媚,疏密得体;章法讲究,布局得体。著有《澹村学诗论》等书传世。
3.张謇出身贫寒,但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从小就有远大抱负和超群才智。1877年(丁亥岁次七月二十三日丑时)出生于江苏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里仁街。七岁入私塾启蒙,少年时代先后就读于海安州学、如皋中学堂。 光绪十四年中秀才,光绪十九年应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赴京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四年,因父丧回籍,开始经商办实业。
从光绪二十五年至光绪三十一年间,张謇致力于发展纺织事业,先后在通州东南之狼山镇南边的崇明岛西南部的唐家巷、西北角的西沙港以及上海吴淞创办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的创建改变了南通经济结构单一的状况,使南通一跃而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基地。从此,张謇走上了一条以实业救国的道路。 他所创办的企业达200多家,涉及面粉加工、盐业、电力、化工、钢铁、造纸等行业,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大生纱厂和通海垦牧公司;此外还有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体育馆等社会公益设施。 张謇的书法艺术造诣颇深,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他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数千件之多,内容有诗词歌赋,也有格言警句,形式有大中小各种毛笔字的楷书、行书、草书。他还对碑拓进行了精心临写和研究,写出了很多精彩的题跋。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收藏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献史料价值。